('</p><p>“皇兄说笑了。”赵敛应声坐在专为他准备的软椅上,宽大的衣袖掩着手,看不见底下动作。</p><p>赵敛的声音太平淡,平淡到在这个只有母子三人的暖阁中,显得没那么引人注目。</p><p>“怎么就你一个人,你父皇呢?”燕然把还冒着热气的百合糕推到赵宿手边。</p><p>“父皇还在和大臣们谈论政事,儿子等不及要见母后,就先行过来了。”</p><p>赵宿拿起一块糕点,三两下吃完,好好夸赞了一番,转而问道:“南征王不在母后这里?方才在父皇那儿也没见着,儿子还以为和皇弟一道来给母后请安了。”</p><p>燕然摇摇头,笑眯眯地瞧着大儿子,“没来过母后这儿,许是忙别的事去了。”</p><p>阮朝青护送皇上的仪架到永寿宫,自然要负责崇安帝和随行大小官员的安全,一行人的住处也要先派人查看值守,正是最忙的时候。</p><p>这差事本不归他管,别人也不清楚他为何要讨来这么个费力不讨好的差事。</p><p>当年阮朝青北上投靠太上皇时,途中曾救了燕然赵敛母子俩,又是小哥儿身,太上皇特许他可以出入太上皇后宫中。之前几次阮朝青来永寿宫,不在太上皇那儿就在太上皇后这里,这次却没谁知道他的踪影。</p><p>母子俩高兴地说起话来,赵敛呆的时间够长,便以身体疲乏为由,起身告退了。</p><p>素兰一直等在耳房,赵敛一从暖阁出来,就给他披上厚实的狐皮披风。赵敛脚下没有停顿,害得素兰差点把披风落在地上,好在在他走出耳房之前系好了。</p><p>走到院子里,一阵冷风吹来,灌进肺里,让热气烘得糊涂的头脑都清醒不少,好似卸下了一双重担。</p><p>赵敛大步走在前面,全然不似以往的不疾不徐,素兰只得小跑着才能勉强跟上。</p><p>“王爷,你要去哪儿?”</p><p>走了一段路,素兰忽然发现这不是去往齐王住处的路,忙扬声唤头也不回的赵敛。</p><p>“看鲤鱼。”</p><p>赵敛丢下一句话,脚下步子越发快了,素兰却是追得满头雾水,来的路上王爷不是还一副无甚兴趣的模样吗?</p><p>铺着地砖的羊肠小道一直从永寿宫通往云安寺,两个匆忙的身影快速走过,衣袖不留情面地拂落道边枯枝,拂落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白雪。</p><p>作者有话说:</p><p>永寿宫没有阮朝青,却处处都是他的传说。</p><p>第10章 锦鲤</p><p>与永寿宫的温暖如春不同,云安寺冒着一片寒气,泓德大师的禅院里只有一个小火盆,赵敛来之前小火盆甚至没烧炭,烧着干木柴。</p><p>赵敛坐在蒲团上,对面坐着一个胡须全白、慈眉善目的老和尚,这便是泓德大师了了。</p><p>泓德大师正闭目敲着木鱼,口中低吟佛经,禅房里一时间回荡着令人心静的诵经声。赵敛双手扶在膝头,双眼久久凝视着木鱼,心里忽然出奇地平静。</p><p>“咯——”</p><p>禅房的门被人推开,泓德大师似无所觉,声音未曾停顿一下,依然唱着经文。</p><p>赵敛转头看去,只见来人是一个小沙弥,小沙弥提着个小篮子进来,圆头圆脑的特别招人喜欢。</p><p>门外不似早晨的天光明媚,逐渐风雪大作起来。</p><p>小沙弥进门后,吃力地顶着寒风将门关上,一回身见有人看着他,露出一口小白牙笑起来,随即像是想起什么似的,立刻收了笑容,把小篮子放在地上,两手合掌朝人行了个生疏的佛礼。</p><p>行完礼,小沙弥又眯着眼睛笑起来。</p><p>赵敛看得好笑,遂笑着朝小沙弥点点头。小沙弥提起篮子,脚步轻快地走进内室,光溜溜的脑袋又圆又大。</p><p>泓德法师唱经一时半会儿结束不了,赵敛索性从蒲团上起身,跟在小沙弥后面进了内室。</p><p>一进内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半人高的大水缸,水缸边放着小沙弥的篮子,里面的东西露出来,是两个白馒头。</p><p>小沙弥踩着一个矮木桩,趴在水缸边沿,半个身子都要探近水缸了,却还一直在踮脚,试图更往水缸里探去。</p><p>忽然,木桩一歪,小沙弥整个人往水缸里扑去!</p><p>“咦?”</p><p>小沙弥倏地腾空,搞不清楚状况地扭头看着赵敛,赵敛一手拎着他的后脖领,将他从水缸上提下来放在地上。</p><p>“你做什么,不怕掉进去?”</p><p>脚踩在实地上,小沙弥大半只袖子已经湿了,正滴滴答答往地上滴水。摸摸溜圆的脑袋,小沙弥大睁着眼睛瞧赵敛,“我在给师父喂鱼。”</p><p>“嗯?”赵敛倾身,只见水缸里几只活泼的红鲤鱼,正争先恐后地抢食水面的馒头屑。因为禅房光线有些昏暗,水底一片黑暗。</p><p>小沙弥把木桩搬回来放好,再次踩上去,两手扒着水缸边沿,伸着脑袋往里看,“这是小花,这是小白......小黑应该在里面睡觉,我叫他吃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