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贾琏的书读得不是一般地差。迎春跟着众人行礼问好,周姨娘悄悄从后面推了她一下,贾赦诧异地看着来到自己面前的女儿。她一时不知道说什么,下意识喊了声“爹爹”,又把手上的糕点递给他。这下轮到贾赦不知道说什么了,他活了快三十年,无论是儿女还是子侄,都是尊敬、恐惧有余,亲近、情切不足。他怎么对待儿女,他的父母就是怎么对待他,要实在说亲昵,还得是隔辈。他有些发愣,接过糕点,拿在手上不知道怎么办。还是迎春又叫了一声,他才两口吃完。孙姨娘有一阵没见到贾赦了,没想到今日能够在花园子里偶遇,怎么能不贴上来献殷勤,见贾赦喜欢吃糕点,便请他坐下,又让丫头回去端自己亲手做的新糕点。她是家生子,父母都在灶上做活,她自己也是从小就学灶上的活计,做得一手好菜,时而会研制些有意思的糕点。“孙姐姐住得远,难道让老爷等着?我倒是住得近些,诗儿,去房里拿些今日灶上送来的枣泥花生长生糕。”贾赦并不答话,只是坐下来,顺手摘下一朵‘红衣绿裳’,让迎春过来,一边给她带上,一边问贾琏:“还不回去读书?下次你二叔考你,你还答不上来,可小心着!”二叔便是荣国公府读书最厉害的贾政。贾珠已经死了三年了,算上宁国公府,如今的玉字辈可以说没有一个能读书的,祖上的军功早晚会耗尽,只能依靠科举。这时候的贾赦还有些危机意识,将来日子久了,也就开始躺平,堕落,成为一个老色鬼。因为贾赦平日不经常跟小辈,特别是女孩玩笑,因此他一来大家倒有些拘束,元春和王熙凤向他告别,又请迎春有时间去那边玩,便带着丫头婆子离开了。“儿子,儿子真是读不了书。”贾琏见心上人走了,也没什么好表现的,听见贾赦的话,脸瞬间烧了起来,紧张兮兮地回话:“儿子真不是这块料!”“哼,我看你就是平时不用功!只顾着出去斗鸡走狗,结交些狐朋狗友!”贾赦见二房的元春,王家的姑娘都走了,这里都是自家人,也不管儿子面上好不好看,劈头盖脸就是一顿骂。三个姨娘见贾赦真的动了怒,大气不敢出。迎春人矮,瞧见贾琏把手垂下来,手指掐得通红,这样下去,大家都害怕,心想自己人小,今日贾赦的举动应该不讨厌自己,于是大着胆子给贾琏解围道:“爹爹,我听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那么读书有读书的好,不读书有不读书的好。我看二哥哥就算读书没有别人厉害,可要是去办事,咱们家肯定没有几个赶得上他!”这确实是真话,贾琏将来处理荣国公府外面的事,也没有出什么岔子,林妹妹回去看望父亲,给父亲办丧事也是贾琏陪着。贾琏和三个姨娘都没有想到小小的迎春还敢在动怒的老虎嘴边拔毛,周姨娘脸色惨白,倒是眉纤,幸灾乐祸的笑遮都遮不住。第6章没想到贾赦在意的竟然是她敢在自己有些动怒的时候出面维护哥哥,这个女儿以往跟木头似的,不会说笑,不会哄人开心。论端方大气,二房的元春时刻规规矩矩,顾全大局,但该玩乐还是玩乐;论伶俐可人,二房的宝玉比她还小一岁,就能把一家子的长辈哄得服服帖帖。现在的贾赦不是不在意自己儿女,无奈儿女都比不过二房的孩子。自己看了总是不服气,可又确实拿不出手,到头来只好自己生闷气,见到不争气的儿女就心烦,最后索性不管他们,自己享乐就好。谁希望自己的孩子呆呆傻傻,针戳一下就轻哼一声?开心的时候就笑两声,受委屈了也不知道哭闹,安静得过了头。“想不到二丫头小小年纪还知道古人的话呢!”贾赦捻须朝周姨娘笑道:“你教得好,以后都要这样!”周姨娘是外面正经人家的女子,父亲曾经当过县丞,当初为了攀上荣国公府把女儿送了进来。后来周父病逝,家道中落,兄弟也不争气,南南北北乱跑一通什么也没有干成,彻底把家业败光,娘家才成了现在这样。所以贾赦以为是周姨娘给她念书,她记住了,故而今天能说出来。周姨娘确实偶尔看书的时候给她念叨,从来没有指望她会记得,没想到是暗自记在了心里。天色将晚,贾琏给长辈告辞后便回屋了,临走前还偷偷给她眨眼。看来自己获得了贾琏的好感,也算是一大收获。贾赦抱起迎春,去了周姨娘屋里。她趴在贾赦肩上,发现眉纤姨娘盯着诗儿端来的糕点出神:一块都没有动过,自己反倒成了笑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