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神秘一笑:“这才是好树呐!”随即禀报贾母,说自己想请苏月华来家里看看这棵树,一来姐妹间聚一聚,二来满足了苏月华侍弄花草的心思。贾母乐意与苏家交好,苏月华又是个容貌品行都是上乘的姑娘,对这种小要求她自然是点头说好,又自己出钱置办了一桌酒席,让几个小姑娘到时候自己吃喝玩耍。苏月华是过完中秋后来的,还带着夏金桂。当初她给苏月华写信,就是希望她将夏金桂带上,一同来给这棵树“治治病”,苏月华头一次因为这种事跟人比试,也就欣然同意。她之所以不能跟贾母直接说,就是担心贾母看不上夏家,因而从苏月华这里绕个弯子。苏月华带着夏金桂一同去荣庆堂给贾母、邢夫人和王夫人请安,迎春又着重介绍了一番夏金桂。“中秋前我们去玄清观,见到了双色桂花,就是她家培育的。老祖宗,您就说奇不奇吧!”夏金桂站在堂上,身边都是世家夫人,她此前连衣角都碰不到,此时未免有些胆怯,故而不敢多说话,只是问到自己的时候轻声细语说两句,其他时候都是坐在小兀子上含笑不语。“是个好孩子,生得不错,性子文静。”贾母唤她到跟前仔细打量了一番,又对迎春道:“可要好生招待,别委屈了她!”迎春自然称是,又朝夏金桂道:“夏姑娘,我原本是想请你一起的,可在玄清观里我们并没说几句话,就怕唐突了。故而劳烦苏姐姐来请你一同前来,还请姑娘别见怪。”夏金桂原以为自己攀不上贾家,还有些失落,但好歹跟苏月华攀上了交情,也不算差。但昨日收到苏家的信,才知道自己得了贾家二小姐的青眼,喜不自胜,忙叫丫头准备裙钗簪环,又找嬷嬷学了一番规矩。“怎会,能帮到二小姐,是我的荣幸。”这是她第二次见到夏金桂,可怎么看怎么不像是书里那种泼妇,古人说“知人知面不知心”,果然不假!给贾母请完安后,一行人便到孙姨娘的住处看那棵没有开花的桂树。迎春道:“请二位姑娘看看,这树什么毛病。再把治它的法子写在纸上,咱们对对看!”说罢便退到一边,跟黛玉、探春等闲话。史湘云忍了一路,这会终于有空,便悄悄问:“之前在玄清观,二姐姐与夏姑娘并没有多喜欢,怎么现在又这样?”惜春也眼巴巴看着她。“全京城的桂花都是她家的,我也是想看看她的能耐!”“她在这些上面确实有真才实学。”宝钗想起之前在观里,夏金桂的言行,总觉得这是在刻意攀附权贵,“只是言语间也跋扈了些。”黛玉掩嘴笑道:“她家里靠这个吃饭,若是没有真才实学,怕是全家都只能吃桂叶了!”探春也思索着夏金桂在道观里的言行,“那日宝姐姐挨着夏姑娘,自然有过言谈,可见众人不能深交。”迎春只得讪笑这去看苏月华二人写完没有。她当然知道夏金桂不可深交,但形势所迫!“果然一个是养花好手,一个是京城夏家,所出的方子都一模一样!”迎春结果纸张,又递给姐妹们看,“我这就让人去准备,若是半个月后开不了花,可要拿你们是问!”接着又领着一行人来到大房的小花园喝茶吃点心。“我听说府上有位衔玉而生的公子,不知是不是上次在玄清观里见到的那位?”夏金桂见众人只在花园里打转,也没有机会去外院遇见府上的公子哥,有些不甘心,“怎么今日反倒没见着?”黛玉道:“想必是被舅舅布置的功课绊住了脚!”申时将两位客人送走,她也笑盈盈地对夏金桂道:“若是以后请姑娘赏脸,来我家坐坐,姑娘可不要推辞才好。”夏金桂本以为仅此一次机会来贾家,没想到临走了迎春还送她个惊喜,接连应“好”。在回藕香榭的路上,迎春问莲花:“你去卫嬷嬷家送茶叶,小卫说什么了没?”莲花道:“小卫哥说中秋的时候有一户姓孙的,来送过节礼,之后就没有了。”这样啊。如果只是节日的时候来送节礼,那岂不是遇不见了!那自己的计划又一次泡汤!之后她又请了两三次,夏金桂每次都开开心心来赴约,但是她不懂为什么每一次来迎春都是请自己去小花园里喝茶,赏花,知道冬天下雪,实在没花可赏,才没有请了。结果每次都没有办法遇到孙绍祖,迎春觉得这个方法不行,真是愁人,再想个其他主意。到了年关,各家各户送年礼到贾家,夏金桂家和孙绍祖家竟然相继送进来,这两家平日跟贾家来往太少,几乎没有,贾琏找不到以往的旧例来还礼,又遇到贾赦突然问起节礼的事,便告知了贾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