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姨娘在屋里担心了一日,好不容易等到竹月来报王夫人和二姑娘回来了,但自己此时也没理由去看她,只能苦等到第二日二姑娘休息好了再进去瞧瞧。大老爷跟她透露过,自己的姑娘还有更好的前程,指不定比大小姐的还要好,但她知道这未必是好事。常言道“富贵险中求”,她不喜欢二姑娘大富大贵,只求她平平安安就行,好前程要的代价可不小!夜晚,迎春又坐在床上想事情,这次枕边没有小咪,即使过了那么久了,她还是不大习惯。反正从始至终她对自己的未来都没有规划,也没有去规划的意义,在这个时代,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只要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不完蛋,加上星际直播金手指,她就不会太惨。反正都要嫁人,只要那个人不是孙绍祖就行,过完这一生,最后像宝玉说的“化成烟,四散飘零”,都无所谓。那还不如听元春的,嫁给有可能当皇帝的陈留王,努力当个生育工具,自己就能功成身退了!至少表面上看着风光无限,能给金钗们当个后盾也不错。虽然姐姐嫁给叔叔,妹妹嫁给侄儿,这关系有点乱,迎春也自我安慰了一番,唐太宗有妃子徐惠,妹妹是唐高宗的婕妤,自古有先例,自己不算有违人伦。想通了这件事,她也能睡得着了。不知道元春如何说动皇帝,在指定了陈留王妃的同时,还有两位侧妃,一个是她,一个是陈留王外祖家的表妹李锦。李家在先太子“谋反”当年就被流放岭南,直到陈留王被册封为王才回到长安。皇帝将前朝宰相的府邸重新修缮,作为陈留王府。王妃在三月入府,两位侧妃则是在六月入府,这是迎春在贾家度过的最后一个元宵节了。第47章关于元宵节的记忆,几乎都是美好的。今年的元宵节也是如此。贾母让王熙凤请了长安城里最负盛名的戏班子,宫里皇帝和元春的赏赐更是羡煞旁人。薛姨妈还是带着宝钗在贾府过节;贾效一房也到贾府来欢欢喜喜庆贺元宵;史湘云还是像往年的元宵一样想出了古怪莫测的迷……或许是知道这是迎春在贾家度过的最后一个元宵节,众位姐妹和宝玉都有意以她为主,讨她开心。其实大家都不必如此,越是这样越让她舍不得,迎春心道,她以为自己对这个世界并没有太多的归属感,很多时候像看客一般,活着的目标就是避免这些女孩子走上薄命的路子。但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在被家族庇佑的温室里生活了十多年,周姨娘是一个无比疼爱孩子的母亲;宝钗、黛玉等姐妹灵巧聪慧,大家总是含蓄地关心这对方,为彼此的忧愁而焦心,为彼此的欢愉而欣喜;王熙凤确实心狠手辣,但是对她们这些姑娘真的很好,也是因为有了王熙凤,贾府才少了沉闷的后宅生活,多了些欢声笑语;贾母、王夫人、薛姨妈又是真的慈爱,只要是不过分的要求,她们都能答应。就连感情一向淡薄的邢夫人,也会时而庇护自己。更不用说贾赦了,他在自己进宫回来后就闷闷不乐,迎春能猜到他的心思,觉得自己有些对不住女儿,要把姑娘当牺牲品送出去,所以才避而不见,但是几乎每天都送些东西来藕香榭。她以为自己一点都不在意,但算着在贾家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少,心底那股不舍和愁闷越来越重。在离家之前,她得帮尤三姐了却一桩心事才行!——元宵一过,贾府又恢复了以往的平静,唯独宝玉这个富贵闲人忙得不可开交。迎春和宝钗在半路上遇到,二人相约一同去潇湘馆看望黛玉。刚到门口就撞见疾步而来的宝玉。“宝玉,你倒像是来这点卯似的!”宝钗眼波流转,低头笑着对她说:“这两天急急忙忙来看一下颦儿,又慌里慌张走了。”她仔细一想宝钗的比喻,不得不感叹一番宝钗说得妙,笑道:“还真是如此!”宝玉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请她二人先进去。迎春走在后面,问宝玉:“你这些日子做什么呢?我总看见袭人在园子里找人。”宝玉道:“我有个好友这几日回来了,他一年到头行踪不定的,说不准什么时候就要分离,故而想多跟他说会话。”一定是柳湘莲!宝玉就他这么一个总往外跑的好友。迎春试探着问:“你说的好友,是那位出生世家,喜欢演小旦的柳湘莲柳公子吗?”“正是她,二姐姐如何得知?”宝玉虽然喜欢在女孩堆里混,但从来不会在姐妹中说起外男的事,不知道一直长在深闺的二姐姐怎么知道柳湘莲其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