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要直接告诉她,我怀疑他们对你有不轨之心,要害你?或者说我讨厌你和李夫人整天都腻在一块,大晚上不回屋?我回来了你还在外面玩?太显得自己小心眼了,再说,谁家夫主会去管这个!最后只能皱着眉头,一脸嫌弃地说:“快去梳洗吧,隔那么远我都能问道西院的味道!”油烟的味道!所以陈留王到底是生气了还是没有生气?迎春感觉这也像是生气的样子,都叫自己去梳洗了,看来只是心情不好而已。晚上齐明徽拥着迎春,听着后院荷花池的蛙鸣,轻言细语地说:“你怎么能跟李夫人相提并论呢?”感觉到迎春身体一僵,不高兴了,急忙道:“她从小吃那些都是吃习惯了的,你从小在后院里吃的都是什么油盐炒枸杞芽,荷叶银耳汤,身体那里受得了那样的东西?到时候生病还不是自己难受?”“今日是妾不好。”迎春用手圈住齐明徽的腰,半睡半醒间声音软糯得不像话,“下回再也不会了,或者多吃两次也就跟妹妹一样习惯了!”齐明徽:……“再过段时日是中秋,陛下要在骊山设宴,我要带着王妃,跟随皇祖父和陛下一同前往骊山伺候,就不能在府里了。你可不能趁我不在又跟着她瞎胡闹,若是到时候出了事,我怎么赶回来?”见迎春有气无力地“嗯”了一声,又说了两遍,知道迎春直起身子,一字一顿地说“自己知道了,保证不会去胡闹!”才能安然入睡。——齐明徽带着苏月华前往骊山是在中秋节前几天,临走前将郑全留在府里伺候。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如今府里就她和李夫人两个主子,怎么玩乐也不会有人管束。她还好,跟往常别无二致,前宅后院有郑全,她无非就是和李夫人整日里吃吃喝喝。李夫人不仅精通岭南吃食,也会做出新鲜花样,就连西院的丫头和总跟在她身边的小小都胖了一圈。但是去骊山的陈留王和苏月华就没有这样的闲情逸致了。皇帝带着太上皇、妻妾女儿、陈留王夫妇和亲近的大臣前往骊山,一队人马浩浩荡荡,道路两旁挂满了明黄屏障,金吾卫守卫在皇帝依仗周围。齐明徽想起刚才出行时围绕在皇叔车马前的两队金吾卫,三天前的金吾卫大将军的奏章,越想越不对劲,掀开车架上的帘子,朝马车外的李锡问道:“去查一下,此行金吾卫有多少人?”小半个时辰后,李锡策马回来,面色凝重,“只有一百二十人!”这很不对劲!皇帝出行,明面上的金吾卫都是三百人以上,更不必说暗地里保护君主的暗卫了。一国君主的安危何其重要,就算是郡王仪仗也不能缺了气势,除非是有人故意为之……一到骊山,苏皇后便让苏月华在自己身边伺候。对于这个高高在上的皇后姑母,苏月华也是亲近不足,尊敬有余。她刚出生的时候,苏皇后已经出嫁了。祖母见的母亲生不出儿子,又不给父亲纳妾,把房里的女人收拾得服服帖帖,日子长了,祖母对母亲的成见更深。但那个时候父亲还在,有他在母亲和妻子身边周旋,婆媳关系才没有差到极点,还有回旋的余地。每当这位姑母回娘家,祖母就会淌眼抹泪地给自己的王妃女儿诉苦,久而久之,姑母不待见母亲,也不会待见自己。后来父亲战死,苏家大房后继无人,祖母给母亲选的过继孩子又都是心思不纯的,想来霸占大房财务的人,母亲愁苦不已,只得带上自己去扬州外祖家暂住。等自己及笄回到长安,就接到了被册封为陈留王妃的圣旨。姑母不怎么亲近自己,就算是碍于情分和规矩,时常去凤仪宫给她请安,即使想偷懒不去,姑母赐给自己的嬷嬷也会在旁边明里暗里提醒自己该进宫给皇后请安。苏皇后也对自己并没有多少关心,还时常在母亲和祖母中间煽风点火,自己又不能违背皇后的命令,只能忍下不满,前去凤仪宫听她的“教导”。这次虽然自己如往常一样伺候苏皇后,但苏皇后对自己的态度莫名好了很多,还问了许多自己幼年的事,甚至连自己的母亲,她都关心了两句,还让自己有机会回娘家的时候带上她赐给母亲的如意。苏月华按下心里的疑惑,专心致志侍奉起苏皇后来。而苏皇后则是借此机会不停地赏赐苏月华,她觉得,自己和陈留王成亲的时候,皇后姑母都没有赏过这么多东西,齐明徽则是对突然减少的金吾卫很是不解。皇帝临幸骊山,本就不如皇宫安全,更应该加重护卫,没有道理应该减少护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