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了!而桃溪村,村民们再次沸腾了!全收啊!不挑货!这代表他们今年在地里的每一滴汗水都没白流!“婆婆,我们把地瓜抬过去!”七七小脸挂着灿烂笑容,跑到张细凤身边脆生生道。张细凤被逗得,眼睛眯成一条缝,“好,抬地瓜!让你陈二伯他们帮抬!咱在旁边等着上秤!”村民们发出善意哄笑,不用招呼,纷纷自告奋勇帮忙。卡车旁边,跟董师傅同来的中年男人负责看秤、登记。还有几个随车人员负责把登记好的地瓜西瓜一一装箱搬上车。他们这边有条不紊,桃溪村那边也不遑多让。村民们自动排着队,不抢先不哄闹,一家一家来。这场景,董师傅看在眼里暗暗点头。刚开始接到通知让他下来帮收货的时候,他心里其实是有些微词的。现在,他却开始有点喜欢跟桃溪村人打交道了。“伯伯,这里有小竹椅,你要是累了可以坐下来歇一会。”耳熟的甜软声线又在董师傅脚边响起。他低头,小女娃手里提着张小竹椅放在了他旁边,乖巧懂事模样极讨喜。在小女娃身后,还跟着两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各自手里也拿了东西。“伯伯,这是凉开水,渴了你就喝两口!”一小男孩给他递军用水壶。“伯伯,这是我家早上煮的玉米,饿了给你垫垫肚子!”一小男孩给他递玉米。董师傅并不渴也不饿,他刚吃了一堆地瓜跟西瓜,现在胃还撑着。但是村里小孩懂事熨帖,让人不忍拒绝他们的好意,董师傅坐了下来,一手水壶一手玉米棒子,头顶有树遮荫,路边山风送凉。这待遇,比起卡车旁边忙得脚打后脑勺的同僚,算是顶级了。董师傅眯眼,露出笑来。下一瞬,小女娃甜软声线又响起,怯怯的,“伯伯,我家地瓜上过秤了,一共七千一百二十三斤。”两男娃更是把脑袋凑到他面前生怕他看不见。“还有我家,地瓜一万零九斤,西瓜三千九百七十六个!”“我家地瓜九千九百六十斤,西瓜四千零八个!”三娃儿脑瓜排成排,横在董师傅眼前,全瞧着他眼巴巴。董师傅,“……”明白了,什么顶级待遇,合着是怕他赊款,催他结账呢!董师傅先是磨磨牙,随后手指虚点三个娃儿小脑瓜,问那边排队的村民,“这仨是谁家的小孩?真是三个小机灵鬼!”后头,将这一幕看在眼里的桃溪村村民们,早就憋笑憋红了脸。“行,已经上好秤做了登记的,来我这边结账!”董师傅给逗乐了,干脆拿过已经登记好的账本,现场结账。地里挣饭吃不容易,他也没打算为难种地人。再说这次下来,小老板是给他拨足了款的。听到当真结账了,已经登记好的人家连忙围了过来,依旧在董师傅面前排成队伍,只是此刻,人人脸上皆挂着难以抑制的激动喜悦。三小只功成身退,悄悄退到了后方。华子跟李狗蛋暗戳戳冲七七比了个大拇指,“七七,可真有你的!真给钱了!”七七小脸晕出两团绯红,眼睛却晶亮,有点小骄傲,“我以前卖过东西,有经验。”“怪不得你这么会催款!原来是有经验!”“不是……”小七七脸蛋更红了,眼神闪躲,“不是催款的经验,是被赊账的经验……”华子、狗蛋,“……”小蛋人,“怂包。”第26章 这两个王八犊子又来了路边树荫下,排队的村民已经有一小排。董师傅坐在小竹椅上,拿着账本,敲起计算器,把要付的款数全部写下后,开始点名付款。最激动的时刻来了。七七在旁小手握拳,激动得直跺脚。宋月凉跟董望舒到得桃溪村,正好看到这一幕。小小娃儿跟几个萝卜头挤在一块,兴奋得小脸蛋红彤彤的,咧了小嘴,露出可爱小米牙。“这么多人?董师傅好像在发钱了。”副驾驶上,董望舒伸手就要开车门下车,想过去凑一场热闹,“我们来得赶巧啊。”宋月凉按住她的动作,“等会,等那边忙完了再下去。”“来都来了,干嘛要等?”董望舒不明所以,随后顺着宋月凉视线看去,看到小女娃跺起小脚脚了,“……”上次见面还是在自家批发市场,那时候七七给董望舒的印象是怯怯的软软的,像株含羞草。没想到再次见面,会看到小娃儿这么好玩的一面,那眼睛亮得,都冒出人民币的符号了。“小财迷啊这是。”她好笑揶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