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只是瞥了一眼,并未停留。<br />
这些都是赵肃胤的家事,她没有跟着掺和的必要。<br />
此后的几天里,都不曾有皇帝病情恶化的消息,甚至恢复了早朝,赵肃胤高坐龙椅,威严气派,听大臣汇报,提解决之道。<br />
半点看不出命不久矣的模样。<br />
这日,下了早朝,所有人都捧着笏板往外走,独独留下了赵衍恪。<br />
在大殿门扉紧闭的那一刻,庄良玉似乎看到了赵肃胤指缝间争先恐后溢出的鲜血,也听到了魏听匆匆的脚步。<br />
顺德皇帝再次病危。<br />
前线战况依旧胶着。<br />
庄良玉有心探望顺德帝的情况,但都被魏听回绝了。<br />
直到第五天,魏听突然来到庄府,对她说:“庄大人,圣上有请。”<br />
在看到魏听的那一刻,庄良玉心里突然咯噔一下,她甚至顾不上换衣服,便急匆匆上了马背向宫城而去。<br />
一路疾行,跑得上气不接下气。<br />
她冲进昭宁殿,冲进顺德帝的寝宫。<br />
看到被血污染红的水被一盆接着一盆的端出去。<br />
听到外面此起彼伏的哭喊声。<br />
看到赵衍恪和一众皇子沉默地站在外间候着,看到老太后坐在正中,手里转着佛珠。<br />
那一刻她在迟疑,甚至不敢迈出脚步。<br />
左仪灵从卧房走出来,神情沉重,“进来吧。”<br />
庄良玉进屋,闻到浓重的血腥气,看到赵肃胤微弱起伏的胸膛,听到沉重的喘息。<br />
他的眼睛再也没有先前的锐利,此时一片浑浊,看不到焦距。<br />
只能听到他喊出模糊不清的音节,“玉!”<br />
“陛下,良玉在这里。”<br />
赵肃胤挥舞的手安静下来,“朕、朕不……想死,朕要看着大雍……赵家……”<br />
“千秋万代——”<br />
“朕、要做、做个好皇帝……”<br />
庄良玉沉声道:“陛下,您已经是百姓心中的好皇帝了。”<br />
赵肃胤苍老的面容上浮现出一丝吃力的笑容,他倏地急促起来,“开!开门!”<br />
宫人们瞬间忙乱,急急忙忙地将昭宁殿的所有门打开。<br />
穿堂风自塞北卷着黄沙一路吹到长风岭脚下,打了个旋儿吹进昭宁殿中。<br />
“报——”<br />
“萧将军大获全胜,突袭突厥王庭,大雍再无蛮夷之忧!”<br />
“萧将军大获全胜,突袭突厥王庭,大雍再无蛮夷之忧!”<br />
“萧将军大获全胜——”<br />
赵肃胤眼中精光顿现,他忍不住抬起手,好似能够捉到塞外的风。<br />
高高举起——<br />
最终,垂落在床边。<br />
顺德十三年,雍朝第二位皇帝赵肃胤薨于病痛,享年四十四岁。<br />
作者有话说:<br />
正文完结倒计时,三<br />
这章写得长了一点,所以晚了一些更新<br />
第130章 尾声·上<br />
庄良玉大病了一场, 高烧来势汹汹,让她毫无抵抗之力,只能躺在床上让春桃等人照料。<br />
所谓病来如山倒, 病去如抽丝也就是这样。<br />
等到她能够从床上起身走动的时候,距离赵肃胤的离世已经过去了七天的时间。<br />
文武百官正忙着给赵肃胤选定谥号, 也忙着给赵衍恪选定新的年号。<br />
尤其萧钦竹大获全胜直捣突厥王庭的消息传回来,此时朝野上下一片欢欣鼓舞, 处处都是蓬勃的生机。<br />
庄良玉今日穿了一身水青色的襦裙,撑着伞走在西都城的长街上。<br />
今日天有小雨,朦胧的雨丝消去了太阳的炎热,带给人一丝清凉。<br />
此时还未入暑, 微凉的风吹得人连心神都安定下来。<br />
庄良玉没有带侍从,但她知道萧安萧远以及萧家的护卫会跟在暗处保护。<br />
这段时日她遭受的暗杀太多, 这些护卫是下意识在跟随和保护了。<br />
前些日子萧钦竹来信, 说关外现在还有些收尾工作要做,待彻底平定了突厥王庭, 便能启程归京。<br />
庄良玉当时尚在病中,睡得昏昏沉沉,这信还是萧夫人一字一句念给她听的。<br />
于是, 也就忘了回信。<br />
庄良玉呼吸着湿润的空气, 感受到无穷的生机涌入,身上的疲惫与病痛被一路走一路留下,身上愈发轻快起来。<br />
她也不知道该去哪里, 刚刚恢复也没有要去国子监处理公务的心思,便撑着伞漫无目的地闲逛。<br />
雨渐渐大了起来, 她躲到一家茶楼里, 听着茶客们望着外面的雨在议论纷纷。<br />
“听说没, 裕亲王的女儿,原来特别得宠的灵珠郡主,要被流放了!”<br />
“流放?她现在不是被关在宗人府吗?”<br />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听说是裕亲王自己请的命,要把灵珠郡主流放到西边的苦寒之地,让她好好反省,这一走,可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了!”<br />
庄良玉静静地望着外面的雨,倏地起身,撑着伞就走进大雨之中。<br />
店小二急着喊:“诶!这么大雨,你走什么!”<br />
其他茶客听见动静也满头雾水,搞不明白这女子下着大雨冲出去是要做什么。<br />
有几个人不确定地相互看看,“刚刚那女子,好像是国子监的祭酒……”<br />
“开玩笑吧!国子监祭酒能出现在这小破地方?”<br />
起初庄良玉撑着伞在雨中快走,不一会儿就发现这雨伞属实是累赘,直接收伞在雨中狂奔起来。<br />
她知道赵玲珠被关押在宗人府的大牢里,也不知现在赶过去到底来不来得及。<br />
就在进宗人府之前,她看到裕亲王行色匆匆地赶来。<br />
庄良玉顿了顿,收了伞向宗人府的守卫递上自己的鱼符。<br />
她无意为难这些守卫,直接说道:“有什么问题,我去与新帝说。”<br />
宗人府中守备森严,现在关押了不少人等候提审。<br />
灵珠郡主也好,之前的表小姐琉雯也罢,庄良玉知道她们早就被看守起来,但没想到赵衍恪竟然会把赵玲珠关进宗人府中。<br />
在庄良玉看来,当初荣亲王的谋反更像是给所有人一个交代,他自己的心思暂且不知,但他身后的人以及老太后都在等着他反,推着他反,所以到了最后不得不反。<br />
赵玲珠和琉雯不过是这场纷争中,微不足道的两个棋子而已,何至于落得个流放的下场?<br />
大概是大病初愈,庄良玉觉得自己现在整个人都有些迟钝,等走到关押赵玲珠的牢房,才想起来此时裕亲王应当也在。<br />
听见里面的动静,她下意识停住脚步。<br />
回廊中隐隐传来二人交谈的声音,都是裕亲王在说话,声音听起来有些痛心疾首,几乎都是在责怪赵玲珠的糊涂。<br />
“赵玲珠,你到底还有什么不满足,要去做这种蠢事,甚至搭上整个王府!”<br />
但赵玲珠始终沉默,由着裕亲王的冷嘲热讽混着各种说教怒骂砸在她身上。<br />
“你娘到底是怎么教出你这么个不成器的女儿!”<br />
“闭嘴!”<br />
赵玲珠的声音在寂静的大牢里回荡,庄良玉看不到里面的情形,只能听到些模糊的声音。<br />
“……你有什么资格提我娘?”<br />
“你的八房夫人和九个儿子逼死了我娘,你有什么资格提她!”<br />
在长久的沉默之后,庄良玉听到一声嘲讽似的笑声,她听到赵玲珠说:“现在,你能看到我了吗?”<br />
……<br />
庄良玉抬眼,看到外面依旧滂沱的大雨,听着轰隆的雨声与雷声将一切冲刷干净。<br />
她脑海中忽然浮现出一些画面,有浦云秋狝时,赵玲珠望向看台时期盼又忌惮的神情,也有赵玲珠每每在皇宫中提起裕亲王时骄傲又钦慕的模样。<br />
“可你——”裕亲王一声沉重地叹息,“你好好想想今后的路该如何走吧……”<br />
紧接着响起脚步声,庄良玉便静静立在外面,不躲不闪。<br />
“你!庄大人。”<br />
庄良玉勉强扯出一丝笑容,“见过裕亲王。”<br />
裕亲王回头看了一眼牢内,欲言又止,再次叹息,“庄大人何故来此?”<br />
此时的裕亲王哪里还有当初金玉宴上的意气风发?整个人都显得苍老无力起来。<br />
“随意走走罢了,途经此地,便想着来看看。”<br />
裕亲王再度回头,看了一眼牢内,沉重道:“她——到底还是年幼不懂事。”<br />
庄良玉望着大雨,漠然道:“或许正是因为她懂,所以才会做出这样的选择。裕亲王,在你眼中,女儿究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