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恨的就在于这里了,她本人,在小说创作领域,只有这不堪回首的经验。【不要担心,写小说很简单的,有本助手在,你还怕写不成一本小说?】68表示绝无这个可能!祝蹊:“难不成你还能帮我写来着?”也不是不可能。“我那个时代已经有了ai写作的案例了,小68,我觉得也不是不可以。”【宝,我是很想帮你的啦,但是作弊可就没有积分和收益了哦。】祝蹊:......可恶的人工智能,居然学不会变通!“那你能帮我什么?”【那可多了!】【咱们要创作一部作品,首先,你得确定一下你要写的题材。】【你之前会看小说的吧,从你喜欢看的小说类型里选择你要写的大方向,这就是第一步!】祝蹊:“可是我已经很久没看过小说了。”工作后就没什么时间看了啊!68微微沉默了片刻。【咱们换个方式,不如你想想你擅长什么,咱们选择写你擅长的题材。】擅长什么祝蹊倒是很清晰,职业说明一切,她显然是擅长写新闻稿的。她不是个一板一眼的人,反正是比一些人工智能更会变通一些的,所以很快就联想到了合适的题材:“勉强算起来应该是纪实文学吧?”【那咱们就写伪纪实文学好了!你可以从身边的人入手,然后以她们为原型,经过一些艺术加工,创作一本小说。】“这倒是个办法。”那应该选谁来做这个原型呢?祝蹊沉思着,很快,一个意料之中又意料之外的人名浮现在了她脑海!第11章 很自信该说不说,说起小说原型这个词,祝蹊第一个想到的人非他莫属!这个她最熟悉的陌生人,简直就是为这个词语而量身打造的!祝蹊:还有什么能比小说男主本人更适合成为小说原型呢?压根就不需要多犹豫,哪怕这个打算听着就十分草率,但是谁也不能否认它同样是个十足郑重的决定。“就以周凯为原型吧!”【???】【他算什么你身边的人?】祝蹊:“严格意义上来说的确不是,可是你不是要我写小说的吗?那写小说,就算是纪实小说也得有故事起伏才会有人爱看吧。”她,或者说原主认识的人,有谁能比周凯还更人生波折起伏大的吗?就拿他们家来说,如果不是因为原主跟周凯扯上了关系,那这日复一日的上班日常,有什么好写的?早已经被小说市场给甩在了身后的祝蹊并不知道,这年代已经兴起了一种全新的小说类型,那就是日常文。她只是设身处地地想了想,按照自己看小说的喜好来分析,得出了这么个结论。【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是人家现在在南云,他就算是曲折离奇,那你能知道吗?】68只想让祝蹊认清楚事实,她现在可在京市,这一南一北的,难道是想要写出南辕北辙的效果来吗?它当时说的身边的人可真的就是字面意义上的身边的人!到底是它表达有问题,还是祝蹊的理解有问题?对此,祝蹊表示——是你的理解有问题。“我现在是在七十年代,又不是古代,想要知道一个人的情况哪里有你说的这么困难?”“我要知道周凯的事情还不简单?不管是我自己写信过去问,还是找他妈问,问题都不会太大的。”“而且啊,你想,周凯他妈一心想要帮他哄住我,肯定周凯有什么风吹草动,尤其是正面的消息,绝对要跟我说一声的。”就跟这次周凯选上了教师的事儿一样。周凯可以做老师了,这件事对周凯来说是一件好事没错,但一个乡下的老师,在祝家还是拿不出手的,但谁让这样的周凯也已经比之前周凯的情况好一点儿了呢?就这么一点儿就值得郭玉玲特地到他们家来炫耀了,祝蹊哪里还能不知道她的心思?“这么一来,咱们爽文的素材不就来了吗?”虽然祝蹊已经很久没有看网文了,甚至认知上也有些脱节了,但是网文市场万变不离其宗的道理祝蹊还是略知一二的。无论是什么时候的网文,大家追求的都是一个爽感,无论是感情流小说的爱情甜爽还是升级流小说的事业苏爽,总之要的都是一个正面趋向的东西。看一个长久发展的故事,读者极容易代入自己的视角,把自己当作是故事主角沉浸式体验别人的人生,试问,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家伙儿是更希望自己能够过得幸福快乐还是愿意自己凄凄惨惨?答案不言而喻了。从郭玉玲那里获取的素材,不就正好对上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