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蹊这才成功说服赵老爹呢。所以这会儿,她就算是相信自己好姐妹的人品,也没有忘记千叮咛万嘱咐:“我知道你们肯定也晓得不少私下做生意的人家,但是赵爷爷他们这个菜馆呢,发展起来太顺利了,他年轻的时候也因为树大招风,惹过不少人的红眼,所以现在还是小心为上,吃过后也不要声张哈。”沈云云点头,反而是陆明雪若有所思:“你这个赵爷爷就是当年望江楼的主厨吧?”祝蹊跟人赵老爹来往的时候,也差不多把他们家的事儿都了解了个遍,当然知道以前赵老爹的酒楼是什么了。她点头:“对,我记得都说当年望江楼是咱们京市屈指可数的大酒楼。”“可不是么,我小时候也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我爷爷才会带上我们一家人去望江楼吃饭,他老人家最喜欢的味儿就是这口了。”果然是落魄千金。祝蹊调侃:“那我跟你爷爷也很有缘分的,我也最喜欢这口了。”赵家馆只有晚上的时候营业,主厨轮班,赵家祖孙加个赵家女婿和外孙,一共七个人,当孙子的都是打下手的,掌勺的一共四个人,谁当天在国营饭店不当班今儿就谁在菜馆主厨,安排的那可是明明白白的。祝蹊可打听清楚了,今儿就是她赵爷爷主厨!这不,抓着计划就一定要带姐妹来尝尝好的。因着家里开起了这么个菜馆,赵家的女人不忙的话下班后也都会来搭把手,姜茹也跟着几个娘婶姐妹一块儿帮忙呢,做徒弟的,出把力在这年代是很正常的。她老早就看到了小姑子带着朋友过来,当下就朝她这儿走来,冷不丁就听到了小姑子这话,怨念得很:“希希,哪口不是你最喜欢的啊?”在家里最喜欢的那口就是她做的饭菜,出了门最喜欢那口就是别人做的了。小姑子的喜欢可真是雨露均沾。祝蹊尴尬笑笑:“嫂子你还在呀,猪猪呢?”说起儿子,姜茹的注意力自然而然地被转移了,她说:“你哥下班了,反正他闲着也是闲着,让他带孩子去了。”现在猪猪长大了,说话都能说清了,姜茹倒是没有从前这么紧张让祝志高带孩子了。祝蹊:“你天天在这边帮忙,我哥没说你什么吧?”“他说什么呀?他现在可眼馋赵家的生意了,就盼着我学会一星半点儿,到时候让他有福气吃香的喝辣的呢。”祝志高就是这么一个没有出息的人,靠爹妈可以靠得理所应当,现在说起靠媳妇儿的事儿,他也能理直气壮。这德行!祝蹊觉得可能也就姜茹受得了了。“我跟我朋友约了个小包间,嫂子你先去忙别的,我自己带人过去。”姜茹也不客气,别看她是做学徒的,但这赵家上上下下呢,可都更喜欢祝蹊——没办法,小姑子那张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嘴可真是太厉害了,她都还记得当初小姑子第一回来赵家的时候是怎么把赵家几个主要话事人哄得服服帖帖的模样呢。唉,就这本事,那不得她小姑子厉害呢?反正姜茹自认为自己学不来这些,也就只能勤勤恳恳、努努力力干活了。祝蹊带着沈云云跟陆明雪到了包间,很有请客谢恩的自觉,给两位都倒好了茶,才停下来忙活儿。沈云云喝了一口茶,直接就问:“你嫂子跟在这儿,是打算以后自己也开个?”祝蹊:“她应该开不了这样的菜馆,到时候可能就做点新鲜玩意儿摆摊吧,赵家这是有资本还有能力,我嫂子要是也想直接开店,那少不了把家里的积蓄都花出去,她应该舍不得。”姜茹唯一舍得的事儿就是给儿子买东西,其他人,就连祝志高,现在都得不到他的特殊待遇了,反而是祝蹊,有的时候还能被姜茹特殊对待,但那个时候多半这家伙就是有事儿要求或者请教祝蹊了。就创业这事儿,她能有胆子创就不错了,哪里还能指望她倾家荡产地去创啊?反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做生意的法子也有不同的赚头,姜茹谨慎点也好,赚不了大钱赚点小钱也是挺好的,就算亏钱也不至于亏太多,反而不用祝蹊怎么操心。沈云云:“那听好的,我听说好几次外交活动都有商务局的人跟着了,说不定咱们这儿隔上几天就要大变天了。”为着好姐妹,沈云云可是一点儿都不吝啬内部消息。反正她都是听说,说的也是指不定,也没直接说上边有啥动作,只是商务局跟着而已。要意会的人自然就会意会,愿意相信的人就自然会愿意相信,沈云云会这么说,那还不是知道祝蹊会意会也会相信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