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0497【洛阳有现成的大皇宫】<br /><br />朱铭的三千重甲侍卫,其中一千被王渊带去淮南,清查整编两淮那些新募部队。<br /><br />剩下两千侍卫,跟火枪手一起,暂时作为皇城禁卫。<br /><br />白胜算是皇宫侍卫统领,古三掌控重甲兵,花荣掌控火枪手。<br /><br />朱国祥也有数百侍卫,但战斗力不够看,皇城兵权等于在朱铭手中。<br /><br />当日,朱国祥搬去后宫,朱铭搬到东宫。<br /><br />太监和宫女,沿用旧宋留下的。全是无家可归之人,破城时逃无可逃,如今反而又有了工作。<br /><br />至于赵宋皇室和宗室,则转移到延福宫看押,开春之后会安排他们的耕种。<br /><br />父子俩聊了很久都意识到以前想得过于简单。<br /><br />十年之内,不管他们谁做皇帝,都有可能对功臣举起屠刀。<br /><br />因为派系出现得太快,又跟旧宋官场牵涉太深,长此以往下去,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必然形成大大小小的利益集团。<br /><br />一旦有了利益集团,政治倾轧也会随之而来,并且开始威胁现有制度,影响皇帝的政策传达及施行。<br /><br />政治是一种妥协的艺术,而妥协又是在斗争中产生。直到皇帝和群臣长期摩擦,达到某种微妙的平衡,朝堂才会真正安稳下来。<br /><br />会不会大杀功臣,得看磨合得如何。<br /><br />守成君主都是通过常规手段磨合,而开国皇帝就没那么多顾忌,实在受不了便一通砍瓜切菜。<br /><br />现如今,仅四川班底就有四派。<br /><br />一为汉中派,以汉中和洋州的士绅豪强为主体。这里面,很多人都是朱家父子的亲戚朋友,而且在军中也有极大的影响力。<br /><br />二为学生派,以太学生、金州学生为主体,也掺杂黎州、桂州的学生,以及金州的士绅豪强。也在军中有影响力,主要是从徐州迁徙到金州的那批冶铁匠,许多人在起兵之初都做了军官。<br /><br />三为蜀中派,以成都平原的士绅豪族为主体,四川其他地方的士绅作为依附。他们跟军队没啥牵扯,但大量担任中低级官僚,这些人跟高景山走得很近。<br /><br />四为降官派,以献城投靠朱氏的旧宋地方官为主体,这些人跟张根走得很近。<br /><br />当然,各派之间没有严格界限,许多人也非故意拉帮结派。纯粹是根据关系的远近亲疏,自然而然产生更多交流,目前来看是完全没问题的,因为蛋糕正在不断做大。<br /><br />但随着时间日积月累,蛋糕无法再做大,那个时候就不好说了。<br /><br />朱铭坐马车回到东宫,这地方他还是第一次来。<br /><br />东宫也有办公场所,白胜、古三、白崇武、叶梦得等人,都在熟悉自己的办公环境。<br /><br />富弼的孙子富直柔,被朱敦儒举荐过来,暂时在朱铭手下打杂,做些文书起草誊抄工作。<br /><br />徽宗朝官位竞争激烈,就连富直柔这种大族子弟,有荫官身份却也一直无法补缺。直至赵桓登基之后,才以贤名征辟进京,扔在中书省做秘书员。<br /><br />富直柔也听到些风声,他的家族在洛阳,自然想着迁都到洛阳去。<br /><br />见朱铭回来,富直柔立即去汇报工作,东拉西扯一堆之后,试探道:“元帅,东京皇宫闭塞,不如西京皇宫辉煌壮阔。”<br /><br />“洛阳皇宫还更大?”朱铭惊讶道。<br /><br />富直柔说:“昏君赵佶不但在开封大兴土木,洛阳皇宫也重修扩建,占地规模是东京的三倍有余,直至元帅起兵的前一年才竣工。”<br /><br />朱铭说道:“重修洛阳宫,这个事情我知道,但也不至于是东京的三倍吧。赵佶自己又不搬去住,他修那么大来干什么?”<br /><br />“不知道昏君怎想的,”富直柔说,“但洛阳皇宫的占地,确实是东京皇宫的三倍有余。当然,东京的内外景福宫、艮岳这些没有包含在内。”<br /><br />宋代的洛阳皇宫,最初是赵匡胤下令修建的,整体建筑布局基本与唐代洛阳宫重合,占地面积本来就比开封皇宫更大。<br /><br />明摆着,赵匡胤想要迁都,只是被赵光义给作废了。<br /><br />宋真宗之后北宋皇帝不再定期前往洛阳溜达,洛阳皇宫就那样日渐荒废倾圮。<br /><br />十多年前,宋徽宗突然抽风,下令重修洛阳宫。<br /><br />蔡攸的大舅哥宋昇,被人弹劾杀耕牛烧骨灰抹墙,甚至是盗掘人骨取灰抹墙,就是在修建洛阳宫时干的事儿。<br /><br />洛阳皇宫的面积再次扩大,达到开封皇宫的三倍有余。<br /><br />其中,宫城面积约100万平米(紫禁城为72万平米),皇城面积约6.03平方公里(明清皇城约6.87平方公里)。<br /><br />一个皇城面积比明清两朝略小,宫城面积远大于紫禁城的建筑群,就这样在洛阳拔地而起。几乎等同于重建,因为洛阳宫早就荒废倾倒了。<br /><br />然而,宋徽宗一天都没去住过,这比修建艮岳还扯淡!<br /><br />朱铭当然知道重修洛阳宫之事,但他一直以为只是修缮居然还特么在搞扩建?<br /><br />如果自己定都洛阳,岂不是可以直接拎包入住?<br /><br />宋徽宗这人不孬啊,啥事都考虑到了,各种资源免费赠送。<br /><br />“定都之事再议,你不用关心这些。”朱铭告诫道。<br /><br />“是。”<br /><br />富直柔立即闭嘴,他知道朱铭动心了。<br /><br />开封这破地方,就不适合做都城。军事方面就不提了,还隔三差五有水患,经常需要加固黄河堤坝。<br /><br />洛阳那么大的皇宫,而且还是现成的,脑子正常都知道该往哪里搬。<br /><br />富直柔却万万料不到,富家也在强制迁徙的行列。而且至少要一分为八,打散了扔到河北、山东各县,洛阳那边顶多允许保留一个残支。<br /><br />朱铭熟悉了一下东宫的办公区,便溜达回自己的内宅。<br /><br />妻妾们已经分配好宅院,张锦屏负责安排,连带着宫女、太监也分好了。<br /><br />宫女、太监的数量很少,多数是各自带来的仆人在做事。<br /><br />“夫君万福!”妻妾们屈身行礼。<br /><br />几个儿女也跑过来,跟小大人似的,规规矩矩行礼问好。<br /><br />朱铭顺手抱起一个,笑问:“这里头还习惯吧?”<br /><br />“都还好,”张锦屏低声说,“就是那些中人(太监),看起来有点别扭。”<br /><br />“习惯了就好。”朱铭说道。<br /><br />太监制度朱家父子都没想过去改变。古代但凡疆域极大的国家,好像都在用这玩意儿,反倒是小国不怎么讲究。<br /><br />朱铭带着妻妾们进去,聊了一阵家常近况,却见赵家兄妹俩欲言又止。<br /><br />“可是想见见亲人?”朱铭问道。<br /><br />赵福金屈身道:“请夫君通融一二。”<br /><br />“去吧,他们在内延福宫。”朱铭并不在意。<br /><br />“多谢夫君。”姐妹俩大喜。<br /><br />当即太监引路,襄阳来的侍女陪同,由一队侍卫护送着出发。<br /><br />那些皇室和宗亲,中午被驱逐出皇宫,全都押付内延福宫居住。而且男女不再分开,允许夫妻父子团聚,此刻一个个正在叙旧。<br /><br />听说赵福金、赵富金来了,瞬间全体出动,都想来攀攀关系。<br /><br />赵桓身为旧宋皇帝,自然走在最前面,当即长揖道:“桓,拜见两位娘娘!”<br /><br />“不敢当,兄长莫要如此。”赵福金吓得连忙后退。<br /><br />在宋代的皇宫里,只有皇帝见到太后,或者皇子皇女见到皇后,才会用“娘娘”这种称呼。<br /><br />有时也用大小来区分,太后叫大娘,太妃叫小娘。<br /><br />赵桓这是见面就把妹妹当亲妈喊!<br /><br />“好久不见五姐、十四姐(十四妹),俺着实想念得紧。”同胞兄弟赵棫,此刻就轻松得多,他认为自己稳了,多半会受到优待。<br /><br />赵福金、赵富金回礼道:“八哥安好。”<br /><br />赵楷迫不及待问:“朱元帅允你们过来探望,是否已经松了口风?”<br /><br />赵福金摇头:“并无。”<br /><br />皇长女赵玉盘问:“朱元帅真要让咱们去种地?”<br /><br />赵福金说:“我只能尽量接济,但钱财能否送到,还须获得夫君同意。”<br /><br />皇次女赵金奴感慨道:“还是五姐跟十四姐有福气,不似我们沦为阶下囚,今后还要多多仰仗两位妹子。”<br /><br />“尽量帮忙。”赵福金也不敢说得太死。<br /><br />赵桓却是急得很:“朱相公何时登基?我可立即写禅位诏书!”<br /><br />赵福金摇头:“不知。”<br /><br />“禅位用得着你同意?”赵楷毫不留情的怼回去,又问道,“五姐,元帅是否有纳侧室之意?俺那几个妹子,仰慕元帅威名已久,只求能够服侍于榻侧。”<br /><br />“也不知,”赵福金说道,“这些事情,我都不敢问。”<br /><br />赵楷说道:“那就烦请五姐去问问。”<br /><br />除了这些人,延福宫还看押着许多宋徽宗的女人。<br /><br />宋徽宗一路逃去东南,带走大约四十个嫔妃,封号皆在充媛以上。而他留在东京皇宫里的女人,有封号的便足足一百多个,更别提那些无封号的采女了。<br /><br />朱铭着实有些头疼,怎么处理都觉得不好。<br /><br />最终还是决定放她们婚配,四川过来的官员和将领,如果愿意娶这些女人,且自己还是单身未婚,可以优先由朱国祥赐婚。<br /><br />接着是立功的军官和士卒,也是单身者优先赐婚。<br /><br />文官们就没愿意报名的,让他们娶来做妾,一个个肯定积极,但娶正妻他们更希望门当户对。<br /><br />如今看押的,甚至还有宋徽宗的长辈,最年轻的太妃才四十二岁(赵佶的嫂嫂)……<br /><br />这些女人,反正朱铭懒得再管,扔给沈有容和张锦屏协商处理。<br /><br />赵福金、赵富金姐妹俩,本来是想探望亲人,但这里的气氛让她们很难受。不论兄弟、姐妹、嫂嫂、弟妹、姐夫,一个个都太过客气,几乎把她们当菩萨供着。<br /><br />说话的时候,也是矮着身子,生怕冲撞了她们。<br /><br />“诸位兄弟、姊妹,时间不早了,改日再来探望。”赵福金找借口开溜。<br /><br />“俺送五姐、十四姐!”<br /><br />众人纷纷上前,簇拥着姐妹俩离开。<br /><br />那些未出嫁的公主,目送二人远去,无不透露出羡慕的眼神。<br /><br />有不止一位书友,提到英国大宪章,还说王在法下。那玩意儿想实现,得郡县制倒退回封建制,一堆封建领主带兵,把天子打得被迫接受宪章。还得有一个国教,教主拥有给皇帝加冕的权力,否则没法拦住领主弑君篡位。接下来,还得有好几个皇帝,想要违反宪章被领主打得满头包,甚至是被领主杀死。最后,皇帝被领主彻底夺取军权和财权,只能保留皇家军队,大宪章才最终保留下来。英国就经历了这样的过程,试想一下能否在中国发生?<br /><br />请收藏本站:
www.bjzhongwen.com。笔尖中文手机版:
www.bjzhongwen.com <br /><br />\n\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