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王朱康前往安南摄政,自然要带上一套文武班子。<br />
文官之首叫谢洪,跟朱铭是同年进士。<br />
他的弟弟谢泽,还曾在大明建国之初,做过宋徽宗的顶头上司。<br />
谢氏兄弟的老师叫张庭坚,一度担任蔡京的幕僚。后来因为不愿跟着蔡京瞎搞,被打为元祐党人编管广西,便在当地收了谢氏兄弟做学生。<br />
武官之首叫韩京,这位也算南宋名将。<br />
历史上他募兵勤王,在金兵搜山检海时,多次击败下乡劫掠的金军。又随岳飞攻打巨寇曹成,领兵三千把曹成追得走投无路,曹成只能被迫向韩世忠投降。继而又奉命重建摧锋军,彻底平息闽粤乱局,并且在战后积极恢复生产。可惜被秦桧削职罢官,岭南百姓为他建祠祭祀。<br />
韩京一手打造的摧锋军,是当时闽粤赣地区的顶级精锐,军纪严明且敢于拼死奋战。<br />
但还没来得及跟金兵交手,就因韩京罢官而军心涣散,从此泯然于史书当中。直至南宋末年,摧锋军的百余残兵坚守潮州,让潮州成为南宋最后一座陷落的州城。将领马发组织百姓撤离之后,全家自杀殉国。<br />
这个时空的韩京,成长经历同样精彩。<br />
他先在山西募兵勤王,打算赴京铲除“朱贼”。<br />
结果得到宋金结盟的消息,气得留在山西跟金兵打游击,随即被编入张广道麾下的二线部队。扩军之时,韩京被调去河北担任驻防军军官,一直在岳飞麾下的二线部队带兵。两年前从军校毕业,被提拔为湖南驻防军第三将(三团团长)。<br />
这人的弓马技艺,虽然远远不如杨再兴,却有不俗的练兵、治民之才。<br />
“竟是韩学长一起去安南吗?”朱康大喜。<br />
大明组建军校以来,韩京是公认的第一学员,各项科目全部满分的猛人。<br />
韩京拱手道:“拜见豫王殿下。”<br />
朱康说道:“学长在湘南驻军,我早就想去拜访了。”<br />
韩京说道:“末将此次接到调令,是跟随殿下前往广西。从杨再兴将军那里,抽调三百将士为底子,扩编为三千人的新军赶赴安南。”<br />
朱康问道:“就地招募新兵扩编?”<br />
“不是招募新兵,而是招募两广的退伍老兵,编练一个月就能上阵打仗。”韩京解释道。<br />
对于别人来说,被调去安南形同发配。<br />
可韩京却极为高兴,他梦想着建功立业,却一直属于二线部队,立功机会始终非常少。他不是任何人的嫡系,调来湖南更是无仗可打。<br />
如今虽是前往安南,但一来可以作战立功,二来成了豫王的嫡系将领。<br />
朱康把韩京拉到一边,低声说道:“大明军校唯一的全科满分学生,前两年被调来湘南很多人都不解。原来却是陛下早有打算,让韩学长熟悉南方地形和气候,跟着我一起去治理安南啊!”<br />
韩京也是最近才想明白的,由衷赞叹道:“陛下深谋远虑,真不世之英主也!”<br />
一个文官坐船而来:“殿下,谢先生已做好准备,随时可以动身南下。官吏、医生、通译……皆已就位。”<br />
“谢先生大才,”朱康问道,“不知阁下尊姓大名?”<br />
那文官连忙说:“不敢当阁下之称,鄙人秦欣,籍贯桂州。曾聆听陛下讲学,又追随陛下入京,在汉中时受命做县令,几年前被提拔为户部郎中。”<br />
朱康若有所思,基本明白是啥情况。<br />
眼前这个秦欣,妥妥的从龙功臣,却被扔去安南那边,估计是犯了什么事儿。皇帝念及旧情,把案子给压下来,将其远远打发到安南戴罪立功。<br />
还有给朱康配备的首席文官谢洪,已经官至右布政使。恐怕也是犯了案子,但不算特别严重,惜其才能打发到安南。<br />
白祺领着妻儿亲自送行,朱康带着文武随员直奔广西。<br />
杨再兴已在邕州等候多时,指着五百将士说:“这些都是还未娶妻的,请豫王殿下善待他们。”<br />
“必不相负!”朱康拱手道。<br />
朱康的偶像是父亲,一言一行刻意模仿。有时候显得演技拙劣,但也不引人反感,颇有礼贤下士之风。<br />
……<br />
广东、广西的都指挥使,早已接到兵部命令,开始在各州县招募退伍老兵。<br />
别扯什么安置转业,古代不兴这个。<br />
就拿北宋末年来说,西军招募良家子作战,理论上的安家费是每人十贯。战事结束,遣散回家,顶多给一些口粮,军饷和安家费都还领不足。哪有退伍安置可言?都是归乡种地去。<br />
大明是给足了军饷的,谁敢克扣粮饷,直接就要掉脑袋!<br />
只凭这个,当兵的就毫无怨言。每年征兵之时,许多农家子踊跃报名,既能领饷,又可在军中学本事、长见识。<br />
退伍之后,性格老实的回家务农。<br />
亦有许多心思活络的退伍兵,跑去官府应聘差役、警察。又或者给富户看家护院,甚至是做商队的护卫人员。<br />
尤其是边境地区的退伍兵,许多商队要出境运货,特别喜欢招募退伍士兵。还会给退伍兵们准备兵甲——边境省份,除了火器之外,允许百姓拥有皮甲和弓弩,只要不是铁甲、床弩、神臂弓即可。 北方边境如此,南方各省也不遑多让。<br />
湖南、四川、广西的退伍兵,经常护送商队去蛮夷地盘。<br />
沿海各省的退伍兵,则喜欢去海商那里打工。他们并非水手,而是商船护卫。<br />
这个年代,可没有什么镖局,得靠商贾们自己招人!<br />
一封诏书下来,两广退伍兵纷纷报名,可惜只招三十岁以下的。而且只有2500个名额,分配到各个州县并不多,还得比试武艺才能获选。<br />
500广西野战精锐,2500退伍老兵,这些就是朱康的直属部队。<br />
在邕州编练两个月,主要是将士之间互相磨合,军阵、武艺什么的都不需要从零开始训练。<br />
他们乘船在永安州城(越南下龙市)登陆,此时正是冬天,气候并不炎热,而且雨季已经过去。<br />
跑去洛阳告状的安南官员陈恺,跑到城外大喊:“逆臣杜英武,谋害国主与太子,废王后,窃国柄,秽乱宫闱,诛杀忠良。今杜太后震怒,从大明请来天兵,誓要铲除国贼叛逆。尔等还要负隅顽抗不成?”<br />
知州和守将,站在城上面面相觑。<br />
杜英武独掌朝政之后,给文官武将许诺了很多好处。除开那些被排挤的朝臣政敌,大部分文官和将领都接受现实。<br />
他们不支持杜英武掌权,但也不会站出来反对。<br />
可现在大明天兵来了,而且还打着杜太后的招牌。如此名正言顺,让永安州的文官武将,实在生不出抵抗之心。<br />
片刻之后,城门大开。<br />
朱康没有亲自出面,这种小事交给谢洪即可。<br />
谢洪带着安南官员陈恺,勒令守将带兵二百随行,又让知州负责筹措粮草。<br />
继而杀向太平江口,早就被大明海军打过一次的安南水师,忙不迭的投降并帮忙运输士兵和粮草。<br />
沿着太平江来到武安州,城门同样快速开启。<br />
……<br />
升龙府,已经乱作一团。<br />
杜英武一边征集兵马,一边派出使者求和。<br />
他打算割让国土,换取大明退兵。<br />
实在无法和解,那就打一场。<br />
若是战败,则带着残部去哀牢山区。顺便把两岁的小国王,以及国王的婴儿弟弟带走。<br />
城内一处府邸,武带、杨嗣明、苏宪诚等大臣正在密议。<br />
武带说道:“陛下深谋远虑,当初献母嫁太后,就是预料到有奸贼作乱。如今杜太后从大明请来天兵,正是我等奋发之时。诸位应当晓以大义,策反禁军将士,防备杜英武狗急跳墙,把陛下的子嗣全部谋害了!”<br />
“杜贼篡政之后,大赏六军将士,在军中提拔了许多心腹,”杨嗣明说道,“贸然策反禁军,恐怕适得其反。”<br />
苏宪诚为人老成持重:“最好能兵不血刃。我去试探杜贼口风,说服他交还大政,另立三王子(婴儿)为国主。这也给杜太后和大明有了交代,或许能说服大明退兵。异国之兵入境,即便是杜太后请来的,对于我大越而言也弊大于利。”<br />
杨嗣明问道:“你是怕明军来了就不走?”<br />
苏宪诚道:“就算明军会离开,沿途百姓也要被劫掠无数。”<br />
众人深以为然。<br />
上次杨再兴撤兵,可是把升龙府给搬空了。广西的蛮夷土兵,以及安南的溃兵,把好几个州县抢得现在还没恢复。<br />
武带说道:“还是得两手准备……”<br />
就在此时,外头突然吵嚷起来,正在密谋的大臣们脸色剧变。<br />
“逆臣武带,勾结外兵,祸乱大越。其罪当诛!”<br />
一群安南禁军冲进来,见人就杀,见财就抢,只有年轻女子能活命。<br />
好几个大臣吓得翻墙逃跑,被墙内墙外的禁军抓捕杀害。<br />
武带站在院中怒斥:“尔等就算不思先帝之恩,难道就能抵挡大明天兵吗?于公于私,你们最好放下兵器……呃!”<br />
一箭射来,正中胸口,武带痛苦倒地。<br />
禁军将领冷笑:“先帝对我们有什么恩?他裁撤军队、消减军饷,让武官在文官面前伏低做小。还把明军惹来,掳走升龙府百姓,我那岳父全家都被掳去广西了……通通杀死!”<br />
一阵箭雨射出,大臣们被射成刺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