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7章 后记三十三·万恶的旧社会啊我好喜欢<br />
(忘了死后还要追封,李彦仙的爵位,我已改为陇西郡王。)<br />
掐着饭点,工部尚书陈文昭溜达回宅院。<br />
他年轻时的人设就是清廉刚直,不贪图钱财与美色,这辈子只有一妻一妾,妾室还是妻子陪嫁过来的。<br />
到老了又调回京城,而且还身居高位,平时连应酬都很少。<br />
不管是不是装的,反正这一届的阁部院大臣,整体表现得极为清廉无私。因为,他们都是早年被贬出去的直臣,熬到小皇帝登基才被起用。<br />
贪污揽权之人肯定有,但现阶段还不明显。<br />
“拜见老相公!”谢衍起身迎接。<br />
陈文昭抬手示意:“坐吧,不必拘礼。你这出城才几日,便闹出恁大动静,果真是个少年奇才。”<br />
谢衍说道:“侥幸而已。”<br />
坐下吃饭,继续闲聊,没什么“食不语”的规矩。<br />
陈文昭问了许多关于学术大会的情况,自然而然又转到公主身上,提醒道:“如果尚公主,就不能走仕途。国朝初年,驸马最高能做到知府,那已经属于是特例了。此后也就先帝宠爱女儿,让驸马做了一年县令。”<br />
谢衍解释说:“晚辈只是用公主的秀发称重而已。”<br />
“你自己的事情,你自己解决吧,老夫只是提个醒而已。”陈文昭没有再谈这个话题。<br />
当官的确实要给顶级学者面子,但陈文昭身为工部尚书,他只需给老会长面子即可,其余学者在他眼里也就那样。<br />
也不对,那些医学家必须哄着,万一哪天自己或家人生病呢。<br />
陈文昭对谢衍兄弟俩格外照顾,主要还是为了拉拢谢衍的舅舅。他在地方上的根基不稳,能委以重任的干才就更少。<br />
不管陈文昭的本心如何,既然坐到了这个位子,就必须培植自己的亲信,否则很多工作都难以展开。<br />
吃了晚饭,谢衍回到自己卧室。<br />
侍女燕燕问他是否沐浴,谢衍确实想洗个澡,学校宿舍那边洗澡不方便。<br />
等洗澡水烧好,谢衍泡在浴桶之中,白日的兴奋劲儿渐渐褪去,开始反思自己这几天的过失。<br />
第一,他有点飘了。<br />
靠着剽窃来的学术,以及自己半年时间的钻研,在学术大会上引起一番轰动。他刚开始还小心翼翼,但听到的恭维话太多,被拍马屁拍得飘飘然,真以为自己是啥绝世天才。<br />
甚至,连续两天处于亢奋状态,也就在面对大人物的时候,还能继续保持恭敬态度。<br />
第二,他做事不过脑子。<br />
尤其是找公主借头发称重,这件事情着实离谱,脑子一热就干出来了,事后还把那缕秀发留作纪念。<br />
当时真的没有多想,纯粹是为了装逼,完全不考虑后果,现在似乎已经难以收场。<br />
“啪!”<br />
谢衍猛拍自己额头,嘀咕道:“老子果然不适合做官,只有一点小聪明,肯定玩不过官场那些老油条。唉,桃色八卦传得那么快,公主恐怕也下不来台了。我当时脑子咋想的?”<br />
公主是因此生气怨上我,还是会真来跟我结婚?<br />
我特么还想三妻四妾呢。<br />
做了驸马可以纳妾吗?这个得找人问问。<br />
历朝历代,驸马都是可以纳妾的,具体得看公主是否强势。<br />
唐代公主就非常强势,驸马一个个属于妻管严。<br />
宋初的公主比较强势,随着皇帝对宗室监管严厉,宋代公主渐渐就变弱了,因此驸马纳妾变得比较普遍。<br />
另一个时空的明朝,公主变得更弱,几乎所有驸马都会纳妾。甚至驸马死了,公主还不能改嫁。当然,公主若是死了,驸马也不会再娶——那等于放弃公主的所有遗产,以及自己的驸马身份。<br />
明代有位驸马因纳妾而被弹劾,那是因为他纳了几百个妾,其中还包含一大堆娼妓。<br />
另外,明代驸马的妾生子,通通属于白身庶民,没有任何的宗亲待遇。公主和驸马平时分开居住,驸马有自己的宅子,那些妾室也养在私宅里。<br />
清朝基本延续明朝制度,不过在公主出嫁之前,会先派侍女跟准驸马同居,鉴定一下准驸马的身体是否有问题。<br />
而且,清代驸马形同奴才,跟明朝一样夫妻分开居住。每天还得去公主府请安,获得公主批准才能进去,连同桌吃饭都得公主恩准。公主死后,朝廷会收回房产、田产,驸马和儿子只能捞到少许浮财。<br />
“郎君要加热水吗?”<br />
谢衍这两天亢奋而疲惫,洗着洗着就坐浴桶里睡着了。<br />
“咚咚咚!”<br />
“郎君要加热水吗?浴汤恐已凉了。”<br />
门外的喊声把谢衍吵醒,他回道:“不必,已经洗完了。”<br />
不多时,谢衍穿好衣服出来,对侍女说:“你也早点休息吧。”<br />
燕燕有些气恼,埋怨自己姿色不够,无法吸引小谢学士的注意力。<br />
唉,今后恐怕只能找个男仆嫁了。<br />
一夜无事发生。<br />
谢衍大清早起来,便去跟陈尚书和两位老夫人告辞,他昨晚已经把搬去郊外的事情说了。<br />
陈尚书勉励几句,吃了早餐去上班。<br />
自从陈十郎回乡科举之后,两位老夫人没有儿孙在身边,此时对谢衍更加关爱照顾。她们拉着谢衍说了许多话,又派马车把谢衍送出城,就连谢衍用过的铺盖被褥也一并带走。<br />
侍女燕燕躲在廊柱后面,依依不舍的望着,却连上前送别也不敢。南郊。<br />
李敏求亲自出大门迎接。<br />
得知把谢衍送来的车夫和随从,都是工部尚书家里的仆人,李敏求非常豪爽的给予打赏。<br />
他现在自命为李氏主宗的族长,手头再紧也得讲排面,否则传出去多寒酸啊。<br />
谢衍见了就很无语。<br />
李敏求刚才赏出去的钱,都抵谢衍的两个月房租了。<br />
你一个落魄贵族,没有官身,没有爵位,也没剩多少浮财,搁这儿穷大方什么呀?<br />
当然,李敏求如果愿意出售房产和田产,以他家所在的优越地理位置,瞬间就可以变成真正的大富人家。但他死也不会卖的,他还想着振兴家族呢。<br />
“谢学士,这是拙荆秀娘,出自开封关氏。”李敏求介绍自己的老婆,而且故意把出身一并介绍。<br />
开封关氏,乃关胜的后代。<br />
但以李敏求的实力,只能娶到关家的旁枝女子。<br />
这纯粹是抛媚眼给瞎子看,谢衍哪听说过什么开封关氏?<br />
关秀娘屈身道了个万福。<br />
谢衍作揖道:“冒昧借住,实在是打扰了。”<br />
关秀娘说:“谢学士少年英才,住进我家可使蓬荜生辉。”<br />
紧接着,李敏求又介绍儿子道:“这是犬子李敦实,字务勤,目前在太学外舍读书。”<br />
谢衍连忙见礼。<br />
李敦实十七八岁的样子,见了谢衍颇为激动:“昨日回家得知,谢学士要搬来住,我激动得一宿没睡着。”<br />
闲聊两句,李敏求又说:“我另有两女已经出嫁,还有一子在淮南做官,又有一胞弟在高昌带兵。”<br />
这些都是在往自己脸上贴金。<br />
他那胞弟勉强从军校毕业,送了不少钱才分配到高昌,托高昌那边的李氏分支照顾。由于此人才能平庸,高昌李氏也没心情照顾,如今只管着百十来个大头兵。<br />
他那长子也不是在做官,而是以秀才身份,考进淮南某府衙做吏员。今后熬资历混到死,顶多也就升为一等吏。<br />
官场太卷了。<br />
现在想要吏员转品官,至少也得举人出身。<br />
李敏求在佃户眼里是大老爷,出了村就光环尽褪,只能唬住一些不知情的。他偏偏总是强调这些,非要说胞弟在外带兵,非要说长子在外做官,非要说老婆出身名门。<br />
现在又有说的了,谢学士就住在我家!<br />
“这座独院是客房,”李敏求还在吹嘘,“谢学士莫要觉得寒酸。隆盛三年,孝端皇后前往龙门石窟礼佛,为病重的隆盛陛下祈福,当晚便是住在这个院子里。”<br />
谢衍只能顺着话头说:“洛阳李氏,果然底蕴深厚,非寻常家族可比。”<br />
这话说得李敏求眉开眼笑,兴致勃勃的继续讲述家族光辉历史。<br />
他儿子站在旁边有些尴尬。<br />
李敦实知道自己家里啥情况,每次父亲说这些,他都恨不得找条地缝钻进去。<br />
啰里吧嗦讲了一大堆,李敏求才说:“谢学士有四个男随,身边却没有女仆。这院中的杂活,我会调几个健妇来做。再寻两个秀丽少女,为谢学士红袖添香。饮食也不须麻烦,做好了让侍女送来谢学士院里。还有一驾马车,专供谢学士出门。”<br />
谢衍说道:“承蒙李先生的照顾,伙食费一并算进房租,每月按照市价支付。侍女我自己聘请一个便可。”<br />
“从外面聘的侍女,哪有自家的放心?谢学士风流潇洒,肯定看不上寻常女子,”李敏求当即对管家说道,“你派人到两村挨家挨户传话,就说谢学士要招聘侍女,愿意的就把女儿送来让谢学士过目。让他们掂量着点,太丑的就别自讨没趣了。”<br />
谢衍都来不及拒绝,管家便撒腿跑了。<br />
李敦实掩面躲到一旁,表示自己不认识这位亲爹。<br />
当天中午,应聘者就陆续抵达。<br />
到了下午,一大群村姑被带到谢衍面前,随便他选十个八个都可以。<br />
那些村姑像货物一般供人挑选,却没觉得有什么委屈,反而一个个兴奋不已,盼着自己能被小谢学士选中。<br />
尤其是看到小谢学士本人之后,那俊俏模样更招人喜欢,甚至幻想着今后能做妾室。就算自己没那福分,能一直做侍女也好,一来可以赚钱补贴家用,二来今后找婆家也更有底气。<br />
谢衍仔细查看那群少女,还真有不少眉清目秀的,放在后世指不定要多少彩礼呢。<br />
就他一个臭送外卖的土木狗,要是能娶到这种模样的,那得请回家里当祖宗供着。<br />
现在,却任他挑拣。<br />
挑几个都行,想干啥都行。<br />
这该死的旧社会啊!<br />
谢衍带着满腔怒火认真比较,想挑个最漂亮的。但比来比去,却有两个不相伯仲,一时间难以比较出高下。<br />
算了,两个一起要,以后有的是时间慢慢比。<br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