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志若鸿鹄<br /><br />甘露殿中,长孙无忌等人看着大唐的陛下赤着脚在殿内转圈子。<br /><br />李世民眉毛倒吊,面沉如水,只是时不时看着光幕方向“哼”一声,显得愤愤不平。<br /><br />房玄龄埋头抄写,沉默不语。<br /><br />杜如晦赞道:“大家,仙机言称千古一帝,此之称谓,自古罕有。”<br /><br />李世民眉毛稍微舒展了一些,也被长孙无忌拉着重新回到榻上。<br /><br />“既是赞赏,如何要用此等诨号?”<br /><br />同时心里还有一句话:就算不用本名,天策上将这个名号也很好呀……<br /><br />房玄龄抄好一段,道:<br /><br />“或是光幕爱护大家,以凤比之。”<br /><br />“且大家有李家二郎之称,光幕或是以此称而显亲昵。”<br /><br />这个说法勉强得到了李世民的认可,但随即皱眉道:<br /><br />“朕此后会颁大赦令?”<br /><br />杜如晦低眉顺眼:<br /><br />“前月,大家曾言:小人之幸,君子之不幸,一岁再赦,好人喑哑。”<br /><br />随即不再说话。<br /><br />房玄龄记得这话,前月时大家下诏令,将宇文氏旧党除官削爵充岭表。<br /><br />朝中有议论称刑罚太过,大家遂如驳斥。<br /><br />房玄龄心里已经有了猜测,既然克明恰到好处的提起,那恐怕……<br /><br />“大赦令之废,由朕而始!”李世民话语铿锵有力。<br /><br />维护千古一帝的名号,他李二……啊不,他李世民义不容辞!<br /><br />……<br /><br />“这李世民,真是那千古一帝李二凤?”刘备疑惑。<br /><br />由不得他不疑惑,光幕文字从语气所观,俱是那后辈闻莽的同辈。<br /><br />但这其中夹杂着一个唐朝的千古一帝?<br /><br />蒋琬捏着手指想了想还是摇头道:<br /><br />“单凭此言难以断定。”<br /><br />“就仿佛若我题字于光幕,文字前加诸葛亮的前缀,我就是军师乎?”<br /><br />马良同意:“难以断定是否伪作。”<br /><br />情报太少,只能略过不谈,唯有孔明打算之后将记录中涉及到李世民的文字单独整理出来一观。<br /><br />嗯……这便交由公琰去办吧。<br /><br />刘备语气有点酸溜溜的:“如何能称千古一帝?”<br /><br />话里的潜意思大伙都懂:高祖汉武哪个不支棱啊?怎么偏偏是个唐皇帝?<br /><br />“因其贞观大治?”庞统猜测。<br /><br />“因其科技发展使国富民安?”孔明揣测。<br /><br />“因其尽征外族乃得万里疆域?”关羽推测。<br /><br />又是一个无疾而终的话题,光幕对唐谈之甚少,只能靠猜了。<br /><br />张飞则直接安慰道:“大哥,阿斗比刘季玉还强一些的看起来。”<br /><br />“刘季玉一岁一大赦,阿斗两岁方才一大赦。”<br /><br />刘备被堵得说不出话。<br /><br />【有了律法衍生出来的稳定环境,丞相也终于开始了自己的吏治,也就是找人才。<br /><br />当时有个隐士杜微谎称耳聋不想出仕,丞相便派人以马车去请,请来后先给看两篇写的言辞恳切的文章。<br /><br />然后置纸笔,与杜微笔谈了半日,相谈甚欢,最终杜微任谏议大夫。<br /><br />比如在征伐南中时从叛贼雍闿那儿得知,能人张裔被他绑了送给孙权了。<br /><br />于是在季汉与江东重新结盟后,丞相第一个要求便是归还张裔,孙权同意后,张裔连夜返蜀。<br /><br />这样的例子简直太多,有人统计过,丞相一手提拔的人才约占季汉政权的七成,可以说已经殚精竭虑尽己所能了。<br /><br />而为了精简吏治,丞相更是不在乎他人目光,削三公之权,尽揽丞相府。<br /><br />由此整个季汉:“蜀中大事,咸决于亮”;刘禅也亲口说出了“政由葛氏,祭由寡人”。丞相彻底成了刘禅的相父。】<br /><br />“这南中叛贼雍闿,和孙权有联系?”刘备该有的嗅觉还是有的。<br /><br />短短的一句话便猜出来了大概的事实,不由得心下有点烦躁。<br /><br />这个大舅哥打仗不行,但是玩儿权斗可真是一把好手,从不顾及脸面。<br /><br />“这有何难!”张飞叫道:“到时候让三弟我点上八百亲兵,保管砍了那雍闿狗头,送去给十万舅哥!”<br /><br />刘备视若不见,暗自记下张裔和杜微两个名字后,更觉孔明的不容易:<br /><br />“汉室亏欠孔明良多。”<br /><br />“谈何亏欠?”孔明指着光幕笑道:<br /><br />“亮有此虚名,皆赖汉也,主公勿虑也。”<br /><br />庞统小声道:<br /><br />“孔明你就不怕后世将你与伊霍并列乎?”<br /><br />孔明掸了掸袖子摇头:“士元你又糊涂了,我乃军师诸葛亮,如何得知?”<br /><br />庞统定定瞧了两眼孔明,随后从牙缝挤出一个“哼”字扭过头去。<br /><br />【丞相对于刘禅的教育也称得上尽心尽力。<br /><br />陈寿评价刘禅用了个比喻:“素丝无常,唯所染之”,大概就是说后主啥样就取决于身边人怎么样。<br /><br />丞相看的也明白,因此出师表里也规劝“亲贤臣远小人”。<br /><br />为了让刘禅重视,丞相还百忙之中给刘禅手抄《申》、《韩》、《管子》、《六韬》等典籍。<br /><br />刘备病死之后,曹丕做梦想让丞相倒戈卸甲来降,让曹魏的一干大臣集体给丞相写信劝降。<br /><br />丞相的做法是直接带去宫里给刘禅观看,随后提笔回信,写了一篇《正议》回应。<br /><br />信中称王朗等人年龄不小,节操少少,曹操感毒,曹丕淫逸,这个还算是骂的很含蓄。<br /><br />后来演义里丞相骂死王朗应该就是改编自这里,咱们不如一起来欣赏一下演义的。】<br /><br />刘备很感动,刘备很羞愧。<br /><br />结果果然跟自己猜的差不多,自己死的太早,国家烂摊子丢给孔明收拾,连孩子都丢给孔明来带。<br /><br />而刘备心里也是有了一个模糊的阿斗拯救计划。<br /><br />几位文臣也都是互相赞叹:不愧是军师,连教育孩子也相当厉害!<br /><br />而对于光幕所说的骂的含蓄众人还不理解,直到看到那名为演义的光幕后,众人表情彻底挂不住了。<br /><br />孔明的面色有点发红,但还在强撑着。<br /><br />此时最大的赞赏来自于张飞:<br /><br />“军师骂得好!没想到军师比俺们还会骂人!”<br /><br />“苍髯老贼!”<br /><br />“皓首匹夫!”<br /><br />“断脊之犬!”<br /><br />“狺狺狂吠!”<br /><br />随后张飞更是清了清嗓子,随后学着光幕中的丞相暴喝:<br /><br />“我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br /><br />屋梁上的尘土簌簌而落。<br /><br />孔明面色惨白。<br /><br />庞统笑的很畅快,大力拍着孔明的肩膀:<br /><br />“今方知卧龙口舌之利!”<br /><br />【刘备病死之后,钱粮不足,外有大敌内有叛乱,蜀中摇摇欲坠。<br /><br />在这种情况下,季汉在悬崖边被丞相彻底拉了回来。<br /><br />府库充足,人才发掘,南中平定,吏治清明,打造强军,盐铁蜀锦的生产都被改善,都江堰也被重新疏浚。<br /><br />当时的史册记载: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蓄积饶。<br /><br />而这些丞相仅仅花了两年半时间,急匆匆干完这一切之后丞相给刘禅上了《出师表》:要北伐了!<br /><br />而最终,季汉丞相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人评价丞相为自己的理想、信念、承诺而死。<br /><br />丞相生于十常侍之乱,出生后三年黄巾席卷天下,乱世自此开始。<br /><br />他生于薄暮的乱世,但却有如朝阳一般的理想。<br /><br />他从未见过汉朝的盛世,却甘愿为这个如朝露一般的理想燃尽一生。<br /><br />他想的并非是延续灵帝时的乱世,他想要亲手缔造出一个如光武时,如朝阳初升一般的炎汉。】<br /><br />刚才还在拍着孔明肩膀嘲笑的庞统,此刻却哭的稀里哗啦。<br /><br />孔明从未见过汉朝的盛世,但他们在场的人又有谁见过?<br /><br />看着光幕中的孔明病逝,庞统居然一时间也觉得自己的心里空落落的。<br /><br />才思敏捷,方知鸿鹄之志的艰难。<br /><br />对庞统来说这世界活起来从来都不难,他头脑足够好,看人足够准,左右逢源,这世界总有他凤雏一席之地。<br /><br />他觉得自己是聪明的,但从未想过如他一般聪明的卧龙,会选择如此愚笨的一条道路。<br /><br />孔明无奈,但还是嫌弃的伸过去袖子供庞统擦擦眼泪。<br /><br />“孔明,我愿助伱和主公,成鸿鹄之志,再造炎汉。”<br /><br />孔明不说话,盯着自己袖子上一块鼻涕十分后悔。<br /><br />其他人默契的对这个小插曲视而不见。<br /><br />“两年半时间,就能让益州起死回生再有出军之力。”<br /><br />马良低声赞叹:<br /><br />“庞军师说的没错,管仲乐毅若知,定然自比军师。”<br /><br />蒋琬盯着光幕怔怔出神:<br /><br />自己便是被孔明引导着,也踏上了这一条道路?<br /><br />但此次,这条路的终点定然不同!<br /><br />【丞相的旅途结束后,季汉的国祚也走到了终点。<br /><br />但丞相给这片土地的遗泽,还在继续下去。<br /><br />堰官的设立让都江堰自此以后保持了两千年的富饶。<br /><br />锦官的设置,蜀锦的推广,则让成都有了锦官城的美誉,其中繁华地带更是言称锦里。<br /><br />改进的火井制盐法使用了一千多年,直到现在还有盐井依然在工作。<br /><br />季汉亡后三十年,著名文学家左思来到了成都,挥笔写下《蜀都赋》,记载了他亲眼见到的,由丞相亲手打造的天府之国。<br /><br />市廛所会,万商之渊。列隧百重,罗肆巨千。贿货山积,纤丽星繁。<br /><br />贾贸墆鬻,舛错纵横。异物崛诡,奇于八方。布有橦华,麫有桄榔。<br /><br />百室离房,机杼相和。贝锦斐成,濯色江波。黄润比筒,籯金所过。<br /><br />季汉亡后约四百六十年,诗仙李白出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br /><br />三十年后,安史之乱击碎了李白的梦想,他在被判流放夜郎时,听说了玄宗南逃成都,他的故乡。<br /><br />于是挥笔写下了时常出现在他梦中的成都盛景:<br /><br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br /><br />……<br /><br />水绿天青不起尘,风光和暖胜三秦。万国烟花随玉辇,西来添作锦江春。<br /><br />剑阁重关蜀北门,上皇归马若云屯。少帝长安开紫极,双悬日月照乾坤。】<br /><br />晚了,对不住!<br /><br />去掉引用的内容,字数也是够3K的。<br /><br />内容该结束就结束,顺便日常给二凤拉拉血压。<br /><br />请收藏本站:
https://www.bjzhongwen.com。笔尖中文手机版:
https://m.bjzhongwen.com <br /><br />\n\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