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身经百战<br /><br />成都府衙内的几人这时候才有空去回看此前那密密麻麻的文字。<br /><br />光幕出现的突然,故而对于祭送之礼物属于完全没有准备。<br /><br />于是趁着光幕结束文字刷屏的空档,孔明连忙拉着张松这个本地人出去转了一圈。<br /><br />回来时候双手就捧了这两个坛子,送到了那后辈手中。<br /><br />此时孔明从庞统那里拿过文字记录,大概阅览了一遍。<br /><br />对于曹操的颅骨都被拿去研究,孔明感到一丝敬佩:<br /><br />“这曹贼倒是还为后世做了一些事。”<br /><br />庞统对此漠不关心,伸手指着让孔明看后面的:<br /><br />“这捕鲸业竟也有那所谓的工业革命之说?”<br /><br />孔明对此也比较关心,沉思了一下:<br /><br />“捕鲸……鲸之大,横海吞舟,长六丈,高一丈,如何能捕?”<br /><br />“而且,捕之何用?”<br /><br />庞统想来已经研究过了,侃侃而谈:<br /><br />“鲸无非就是大鱼,既是鱼,捕之无非为其肉、皮、油、骨。”<br /><br />“油骨皮还好说,农户来了也知晓如何用,可那肉能取多少?一鲸之大,其肉能有万斤。”<br /><br />“不过看后来的罐头我忽然明白过来,如此一鲸尽用,则一鲸仿一金山。”<br /><br />庞统说的自己都有点动心了,不过孔明想了想摇了摇头:<br /><br />“这捕鲸,海船,冶铁,都不能差了,可是若海船冶铁俱备,那……”<br /><br />张飞接口道:“那俺直接请出兵去占夷州、朱崖,然后还能往南洋去探探。”<br /><br />说这个还是太远,别说海船了,目前连关中还没去呢。<br /><br />就孔明自己估计来说,海船的研制和制造都定然造价不菲,这笔钱最好还是靠丝绸之路攒一下比较好。<br /><br />因此,孔明指着后面的道:<br /><br />“绝生水,绝生食,多驱蚊虫,这后世总结的倒是很明白。”<br /><br />“只是可惜医学暂时还……主公,还需着令益州上下注意。”<br /><br />这倒是比较实在而且简单的建议,刘备点了点头,然后看了看法正。<br /><br />这个本来在后世历史上被称作“贴心小棉袄”的谋士,此时正盯着庞统,隐隐以其为尊。<br /><br />刘备不由得有点丧气,不过还是交代道:<br /><br />“子初,孝直,汝等两人皆早逝,当谨记此三条。”<br /><br />“之后等张神医或者其弟子来成都后,也需定期去让神医诊治,有备无患。”<br /><br />刘巴赶忙点头,他这么能跑一方面是当初真不喜欢刘备,另一方面不也是对小命看的相对重要吗?<br /><br />法正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赶忙点头。<br /><br />他与孟达同入蜀就是为了求重用,结果没想到入蜀后跟刘璋互相瞧不上眼,结果蹉跎到了如今三十五岁。<br /><br />好不容易熬来个可辅的君主,结果自己再早亡?他接受不了。<br /><br />说到这个孔明倒是想起来了另外一件事:<br /><br />“此前说与主公的石炭矿可有眉目?”<br /><br />若是要让百姓都能绝生水,孔明想来想去这石炭也得发掘一下。<br /><br />刘备点点头,这个正事儿他还是记得的:<br /><br />“此前在江州时候我去拜访了江阳的程畿。”<br /><br />“主公一去三天,想来定是与其抵足而眠了。”庞统笑道。<br /><br />“去去去。”刘备嫌弃的摆摆手道:<br /><br />“程畿秉汉节而自守,以蜀中汉臣自居,我与其相谈甚欢,程畿答应为我寻石炭矿,称江州往南百多里地,有百姓在那里捡到石炭。”<br /><br />“若其寻找有结果,想来信使应已在路上了。”<br /><br />孔明这才安心,随即再次回顾了一下这次的光幕记录,将已经整理好的关于病症的记录递给刘备:<br /><br />“还请主公遣可靠之人,沿江而下速回公安,将此记录交予张神医,并告知公琰季常与云长将军。”<br /><br />孔明无奈,对光幕为何在此心中有小小猜测,可能要么随主公要么随自己。<br /><br />但这些都不重要,现在最重要的是江陵公安的几人,定是等急了!<br /><br />……<br /><br />公安县偏厅,蒋琬紧紧捏着手中的硬笔,面前摊开的洁白纸张上面一个字都没。<br /><br />马良坐立难安,时不时便要抬头看看那空无一物的半空。<br /><br />关羽大马金刀坐在那里两眼微闭,但两条眉毛中间挤出来的川字也显示他的心情并不平静。<br /><br />这边是孔明走之前做的简单安排,蒋琬和马良抄录,由关羽陪同。<br /><br />若有紧要之情报便遣派可靠之人将其送与成都,若无则暂时封存于江陵城,等众人回来再另行阅览。<br /><br />但无论怎么想都没想到还有直接就不出现这一茬的。<br /><br />最终直到日过正午开始西斜,关羽终于坐不住了。<br /><br />“江陵城亦有军务,某要先回一步了。”关羽客气拱手,随即安慰道:<br /><br />“公琰与季常也莫慌,以如今掌握之机要,足以再造天下!”<br /><br />只是关羽眉宇间还有一点点遗憾。<br /><br />他本来还想多知晓一些后世军人风貌学习一二,还想知晓一下有谁胆敢犯华夏定要一一讨之……<br /><br />蒋琬与马良枯坐到黄昏,最终无奈散去。<br /><br />直到四天后蒋琬从来自成都的信使那里拿到了简短的一封信:<br /><br />已观,已记,例旧,勿念。<br /><br />短短几天已经瘦了一圈且憔悴之色明显的蒋琬终于松了一口气。<br /><br />“外兄何事,失仪至此?”前来打算求表哥一二的潘濬有点好奇。<br /><br />在他印象里蒋琬向来风度翩翩,可没见过如此姿态。<br /><br />轻轻咳嗽一声,蒋琬板起脸来:<br /><br />“承明有何事?”<br /><br />潘濬笑了一下,若有所指道:<br /><br />“兄长已经很久没回过武陵了。”<br /><br />蒋琬有点烦躁,但是他将这份情绪收敛的很好,只是摇头道:<br /><br />“公务繁忙,若有空闲定返湘乡。”<br /><br />汉寿的潘濬笑容僵了一下,随即扯了个笑脸道:<br /><br />“既如此便不打搅表兄了。”<br /><br />看着潘濬离去的挺拔背影,蒋琬有点烦躁。<br /><br />自己这个表弟素有才名,拜宋忠为师,得王粲赏识,不过三十以江夏从事身份按杀沙羡县长名动江表。<br /><br />此前对上这个表弟蒋琬总是有些气弱,但如今已完全换了一个心态来看,蒋琬对上这位表弟便只有烦躁。<br /><br />虽不如表弟有才名,但蒋琬一点都不傻,依靠只言片语便能推测个大概。<br /><br />故而力主让主公授其闲职,就当千金买骨了。<br /><br />但如今公安虚空,这个表弟也蠢蠢欲动了?<br /><br />“外兄在忧何事?”蒋琬悚然一惊,回头便笑了出来:<br /><br />“刘敏!”<br /><br />随即亲热的抓住来人双手:“你可好久没来了!”<br /><br />刘敏不好意思抓抓头:“此前与雷将军去剿灭了一伙水上蟊贼…我这次来是有事相求。”<br /><br />蒋琬心中一突,不过还是强笑着比了个但说无妨的手势。<br /><br />刘敏观察着表兄的神色小心道:“玄德公如今正是用人之际,我亦身为刘氏子,如何能苟全后方?兄长,我想从军!”<br /><br />蒋琬沉默了,仔细打量了一下自己的表弟:<br /><br />“你想好了?”<br /><br />刘敏笑出来:“刘氏子有何所惧?当为国流血。”<br /><br />蒋琬欣慰的拍拍刘敏肩膀:“既如此,黄老将军那里还缺一个主簿,你可愿意?”<br /><br />刘敏大笑:“当阳城直面曹贼,正合吾愿!”<br /><br />……<br /><br />简雍拽了拽头上的斗笠,好遮挡风尘。<br /><br />汉中他已经不是第一次来,因此也称得上轻车熟路。<br /><br />在进入汉中之后,简雍第一件事便是去找了那所谓的“义舍”去办理入教。<br /><br />义舍,亭传,一个东西,反正在收取了五斗米之后,简雍便拿到了能够暂时在汉中畅通无阻的凭证。<br /><br />最后看了一眼亭传中的米肉,这些东西与只交得起五斗米的百姓是没有任何关系的。<br /><br />真正能够按需取用的人只有张鲁手下的豪掾吏,以及陈、范、阎、赵等巴汉四豪族,和他这样的行商更是没有丝毫关系,简雍面无表情牵着驽马缓步离开。<br /><br />如今见得多了,简雍对于这汉中也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判断。<br /><br />这不就是光幕所说的双重剥削嘛?五斗米也只是巧立名目的赋税罢了,除此之外还需要再被巴汉豪姓搜刮一遍,跟江东似乎也差不太多。<br /><br />经汉中往褒斜道去,这条路上已经能遇到不少来来往往的人,雍凉关中的韩马曹等人基本上只能到自己驻兵的附近,因此褒斜道多的是来来往往的商人。<br /><br />而现在三方打了起来,这条栈道上还能遇到举家逃往汉中的百姓。<br /><br />也就是在他们口中,简雍陆陆续续打探到了关中的局势。<br /><br />三月时候关中局势就有点风声鹤唳,双方陆续整兵备战。<br /><br />直到七月的时候听说曹公来了,光凭这一个名字便开始有百姓往汉中逃难。<br /><br />随后双方在潼关僵持住了,然后双方似乎打了两场,各有胜负。<br /><br />“那明年还要打呢,还不如举家迁来入了五斗米教。”和简雍交谈的老丈相当洒脱。<br /><br />“为何明年还要打?”简雍有点好奇了,他都不敢这么笃定。<br /><br />“现在都十月底了,再僵持下去怎么打?”老丈眼神很是鄙夷:“退兵是迟早的事儿。”<br /><br />“那老丈干嘛不先安稳过一个冬天?”简雍询问。<br /><br />“管他们今年谁赢谁输,但肯定互相都气不过。”这老丈摇头,满脸沧桑:<br /><br />“咱关中百姓身经百战见的多了。”<br /><br />“既然明年还要打,还不如先来汉中寻块好田地,到时候关中他打他的,咱种咱的地。”<br /><br />老丈唉声叹气:<br /><br />“管他谁赢谁死,反正死好些人后总要平定几年的,到时候就能回关中去喽。”<br /><br />请收藏本站:
www.bjzhongwen.com。笔尖中文手机版:
www.bjzhongwen.com <br /><br />\n\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