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С˵ >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 第254章 味同嚼蜡的军神
('第254章味同嚼蜡的军神<br /><br />李靖灭吐谷浑的两路行军路线在光幕上被标注的清清楚楚。<br /><br />成都府衙的众人也看得明白,即使从全部的大唐疆域来看,这条行军路线也依然醒目。<br /><br />“从河西追击直入西域,当初冠军侯长驱六举电击雷霆,想必便是如此风采!”<br /><br />孔明说着还有点可惜,这大唐李卫公确实用兵如神,但是咱大汉也不差啊,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从后世的角度看看冠军侯用兵之法?<br /><br />虽然指着地图孔明也能将冠军侯的功绩说出来个大概,但总归光幕中里这种会动的图要更加直观一点。<br /><br />张飞也头一次有了严重的危机感。<br /><br />他最近多读史册,其中同样也有讲述卫霍功绩,但看史册的心态与如此所见自是不同。<br /><br />毕竟赤壁之战曹贼还号称八十万大军呢,但实际上若真有八十万,不说周公瑾能不能胜,曹贼自己的后勤怕不是就要先被吃垮。<br /><br />但这李卫公的战绩以及行军图切切实实摆在面前,那感觉便完全不同。<br /><br />张飞自忖若是让他领军与这李卫公对垒,他所能凭恃的大概也就剩一腔勇猛了。<br /><br />而就这一腔勇猛,唐军也完全不缺。<br /><br />那被包围能就地反击的薛姓两将,那仅百骑就敢朝着数千骑冲锋的契什么来着,让他张飞上也未必能做的更好了。<br /><br />“子龙近日有空无?”<br /><br />张飞一念既定,凑到了赵云面前:<br /><br />“那杂色精骑有空让俺看上一看?”<br /><br />赵云满脸无语,精骑就精骑,非得带上杂色是要怎样?<br /><br />【有人说,李靖可能是史上最无聊的一个军神。<br /><br />因为他能够将一场波澜壮阔的史诗级的战争打的让人感觉味同嚼蜡。<br /><br />战前料敌必中,战中有的放矢,战局毫无波澜,便是李靖司灭国战的写照。<br /><br />内战外战全部打满,水师骑兵全都精通。<br /><br />从大江到大漠,从山地到高原,从攻城到追击,全战全胜。<br /><br />与卫霍同时代的西方有另一位军事奇才,即罗马帝国的奠基者凯撒。<br /><br />这位无冕之王在泽拉之战击败对手后,向元老院送了一封著名的捷报:<br /><br />我来,我见,我征服。<br /><br />简短的话语同样可以作为李靖生涯战役的最好注解。<br /><br />出击,灭敌,灭国。<br /><br />简简单单的三步走,但从古至今不知有多少将领在其中转圜碰壁不得其要领。<br /><br />生涯几战全是速胜,没有拉力赛式的后勤比拼,没有等待对手犯错的长期对峙,也没有兵行险着的绝世一赌。<br /><br />也正是依靠这种相当健康且没有空耗国力的战法,初唐才能一边灭国一边恢复民生两不耽误。<br /><br />有人说绝世名将的作用就是加快历史的进程,李靖无疑将这份工作完成的相当好。<br /><br />而最终的晚年也依然算是顺风顺水:<br /><br />贞观十一年改封卫国公,恩宠备至。<br /><br />十四年李靖妻子去世,这个老人伤心欲绝,二凤出于安慰和表彰老将军的想法,仿照卫霍旧事,将李靖的陵墓修成了突厥铁山、吐谷浑积石山的形状,以彰显战绩。<br /><br />十七年时二凤感怀当初一起打天下的老兄弟逐渐凋零,令阎立本在凌烟阁绘二十四位功臣,李靖列第八,位于尉迟敬德之后。<br /><br />十八年二凤亲征高句丽,出发前问李靖去不去,李靖说陛下你等等我病快好了,一定带我一个。<br /><br />但二凤寻思老将军都七十多了,还是好好养着吧。<br /><br />不过这段故事在《隋唐嘉话》中记载的是李靖不愿意去,二凤笑眯眯说:<br /><br />勉之,昔司马仲达非不老病,竟能自强,立勋魏室。<br /><br />吓得七十三岁的李靖健步如飞,求着要一起去。<br /><br />但要说一句,隋唐嘉话成书于安史之乱前后,且这本书的分类是笔记小说,所以看看就行了,难当真。<br /><br />贞观二十三年李靖病重,李世民拖着同样病重的身体去见了李靖最后一面。<br /><br />同年五月,李靖病逝,谥景武,陪葬昭陵,两个月后李世民病逝,贞观这个年号也彻底结束。<br /><br />相较于白起韩信岳飞的不得善终,卫青霍去病的各有遗憾。<br /><br />李靖的一辈子就跟他的打仗风格一般,一片坦途。<br /><br />不过这位老爷子病逝时多半很难想到,他精彩的身后事才刚刚开始。】<br /><br />〖诸葛亮:这宋,临有外敌竟还自戮能臣良将,殊为不智也!〗<br /><br />“最无聊的军神……”李世民不由得莞尔。<br /><br />杜如晦落笔,感叹道:<br /><br />“不显智名,不夸勇功,出战胜而不忒,药师将军真乃孙子所言之善战者。”<br /><br />“古往今来读孙子兵法者不知凡几,能如孙子兵法所言而行者,不过寥寥。”<br /><br />李勣点点头道:<br /><br />“如杜尚书所言,药师将军之用兵,无出其右者。”<br /><br />“如此名将乃之重宝,不宜军阵涉险,请为国惜身。”<br /><br />“不若居长安授兵法,冲阵冒死之事,请由李勣来!”<br /><br />李勣话语说的铿锵有力,但其中的意思太过直白,连杜如晦都赶忙掩面,怕自己直接笑出来。<br /><br />李靖当即瞪大了眼睛:<br /><br />灭突厥之战是看你浓眉大眼才让你协助分功的,结果反倒先惦记上老夫锅里的肉了?<br /><br />“擒颉利后北部空虚,臣观那薛延陀似有反意,亟需宿将坐镇以慑其部。”<br /><br />“李勣久督并州,正适震慑薛延陀。”<br /><br />李靖当即也给李勣找了个好去处。<br /><br />薛延陀的珍珠毗伽可汗真名夷男,乃是李世民去岁新册封的。<br /><br />李勣不否认这薛延陀迟早需要敲打一下,但远不是现在。<br /><br />笑看两个宿将的斗嘴,李世民倒是对那名为凯撒的捷报很感兴趣:<br /><br />“短短七字,言语虽直白,然睥睨之意顿生。”<br /><br />尉迟敬德向来少言寡语,秦琼扭头笑道:<br /><br />“大家可是憾不能为敌乎?”<br /><br />遗憾两个字很直白的写在李世民脸上:<br /><br />“恨不能领敬德叔宝为锋锐,冲其阵。”<br /><br />说着有点怅然道:<br /><br />“洺水至今,已历八年矣。”<br /><br />二十三岁在洺水之战胜刘黑闼,这是李世民记忆中最后一次全力以赴的战斗。<br /><br />从那以后天下既平,天策上将不再提剑而是换成了提笔。<br /><br />如今才三十岁,他还能骑骏马日趋数百里,开强弓百步外正中靶心。<br /><br />但已经没有一个能让他全力以赴的对手了。<br /><br />李世民一脸的寂寞如雪,然后在听到自己将李靖比作司马懿时破了功:<br /><br />“定为诬言!”<br /><br />“司马懿这前忠后乱欺伪狡诈之辈,如何能比得药师将军!”<br /><br />甘露殿群臣议论纷纷,也觉得这乃是无稽之谈:<br /><br />药师将军是吃饱了撑的还是怎地?<br /><br />那司马懿又不是一拍脑袋才篡魏的,在此之前做了多少准备工作?<br /><br />而且药师将军固然用兵如神,但咱陛下好像更胜一筹吧?<br /><br />房玄龄推断道:<br /><br />“多半是后辈文人只听得小道闲谈,只求寻趣便略为润色记于私册。”<br /><br />于是此事放下不表。<br /><br />李靖看到后面则是算了算自己的寿命,随后满脸洒脱:<br /><br />“老臣与陛下同休,何其荣也。”<br /><br />相较于李靖的满脸洒脱,李世民就一脸无奈了。<br /><br />“药师长朕二十有八,想不到去时不过相差两月。”<br /><br />不过……李世民随即就大大咧咧拍拍身旁的孙思邈:<br /><br />“如今朕有孙药王,看来定不能与老将军同去喽!”<br /><br />甘露殿这本就是私会,因此李世民也是颇为轻松,想到什么就说什么。<br /><br />李靖也是大笑,随即就看到了光幕上的文字,不由得也莞尔:<br /><br />“看来武侯这是在为岳将军说怨呢。”<br /><br />李世民之前大略与他们讲过后世的武侯祠,以及亲书出师表立志北伐的岳飞。<br /><br />如今这光幕似有宋皇也在看,武侯为其鸣不平也是在意料之内。<br /><br />没看陛下说起来这承唐的宋也是满腹牢骚么?<br /><br />……<br /><br />汴京花苑内的赵匡胤一时间有点委屈:<br /><br />“朕哪晓得这岳飞是谁?”<br /><br />此前看到光幕关于渭水之盟的闲言碎语,莫名其妙又拐到了他大宋身上时,赵匡胤就已经觉得委屈了。<br /><br />不过已经被臣子当面指责的够多了,也不差这一次。<br /><br />因赵匡胤深思熟虑后……忍了。<br /><br />结果又来一条指责,且用的还是诸葛武侯的名头。<br /><br />赵匡胤一时间心中满是疑虑:<br /><br />彼宋真乃我宋?但,何以至此?<br /><br />【其实从后世梳理出来的李靖神话脉络中,李靖应当是见过自己神像原型的。<br /><br />众所周知隋唐都崇佛,元代的《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记载了这么个故事:<br /><br />李世民跟随老爹起兵平定天下时,军中来了个神将。<br /><br />长着猪的脑袋,大象的鼻子,自称是毗沙门天王。<br /><br />靠着这个神将坐镇,李世民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后来李世民登基后为了感谢,便下诏天下公府都要祭祀这毗沙门天王。<br /><br />这个故事当然是扯淡,毕竟跟普通人解释李世民如何战无不胜太过麻烦,伱直接跟他说李世民有神将保佑就非常直接。<br /><br />而毗沙门天王这个信仰本就来自于印度佛教,既是保护神也是财神,而且经历过南北朝和隋朝的佛教洗礼,唐朝民间也多崇佛,所以供奉这毗沙门天王实属稀松平常。<br /><br />不过估计李靖老爷子自己都想不到,在他死后,他的军神形象逐渐与这毗沙门天王融合,并将对方“夺舍”了。】<br /><br />国庆忙到飞起…<br /><br />请收藏本站:www.bjzhongwen.com。笔尖中文手机版:www.bjzhongwen.com <br /><br />\n\t\t', '\t')
ͶƼƱ һ½Ŀ¼һ 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