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С˵ >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 第256章 隋唐嘉话
('第256章隋唐嘉话<br /><br />【不过说到古代李卫公的形象,根据当时社会环境的不同,也会有不同的变化。<br /><br />依然还是拿这个二凤将李卫公比作司马懿的《隋唐嘉话》做例子。<br /><br />这个小说中还有关于李靖的另一个故事:<br /><br />大概就是说二凤呢,想培养人才,但是自己当皇帝太累了,于是就把侯君集扔给了李靖,让李卫公给他开小灶。<br /><br />本来这应该也算一对佳话了,毕竟一个是秦王府元从,一个是开国顶级名将。<br /><br />结果学了一段时间之后,侯君集一封小报告打到了李世民那里,说李靖要谋反。<br /><br />李世民自然好奇啊,于是就拉两人过来对峙。<br /><br />侯君集振振有词:<br /><br />每次教兵法,到关键部分就不教了,你这不是想藏私谋反是什么?<br /><br />李靖同样振振有词:<br /><br />如今中原安定,教的这些兵法皮毛已经足够安制四夷了,结果你想全都学,不是想谋反是什么?<br /><br />二凤自然是不相信的,所以此事不了了之。<br /><br />后来侯君集有一次得胜班师归来回尚书省述职,骑马过了省门数步而不自觉。<br /><br />而你说巧了不是,恰在此时,老胳膊老腿儿的李靖就站在旁边给见到了。<br /><br />当时李靖就跟旁人说:“君集意不在人,必将反矣”。<br /><br />但旁人都作笑谈,觉得是李靖老年痴呆了,没人在意。<br /><br />结果几年后,侯君集与太子李承乾谋反事情败露被杀,旁人顿时惊叹:李卫公见微知著也。<br /><br />文学作品往往要联系时代,《隋唐嘉话》的作者刘餗是玄宗时的开元年间步入官场,安史之乱前后病逝,近距离见证了大唐盛世的倾颓。<br /><br />文中李靖数次痛陈侯君集欲反,就如当时满朝都知道安禄山欲反一样。<br /><br />而后笔锋一转,开始写李世民以司马懿比李靖,未尝也不是在指着太宗骂玄宗。<br /><br />《隋唐嘉话》这本书本身的艺术成分很高,除了关于李靖的记载还说了不少有趣的,如:<br /><br />杨广因李渊脸上皱纹太多,所以叫李渊阿婆。<br /><br />唐朝因为长安人太多,所以有了进城要靠左走的规定。<br /><br />以及天下第一宝帖《兰亭序》被李二凤拿去陪葬的说法也是出自这里。<br /><br />“褚遂良奏:《兰亭》,先帝所重,不可留,遂秘于昭陵。”<br /><br />这个说法到底为不为真,可能只能等将来给二凤开棺才知道了。<br /><br />不过李靖打完吐谷浑封卫国公之后,为了避嫌连亲戚都不见,更遑谈发表危险言论。<br /><br />这位老爷子多半是没空去尚书省散步,并且鉴定反贼的。】<br /><br />〖不知道咱们这一代能不能亲眼看到昭陵开启,看看兰亭序到底在不在。<br /><br />很难的啦,技术准备不充分的话,谁开谁就是千古罪人,但怎么样才算技术准备充分?没人知道。<br /><br />话说我直到现在都看不明白,侯君集怎么想谋反的?怎么敢谋反的?<br /><br />可能老侯觉得自己有丰富的造反经验吧……蛐蛐天可汗,岂不是手到擒来,手拿把掐?<br /><br />这样看李老爷子也是挺忙的,从隋朝边臣到托塔天王,从活到死,升官儿就没停过。〗<br /><br />杜如晦都不用去看,此刻无论是陛下还是自己,脸上的笑意多半都僵住了。<br /><br />侯君集谋反只能说比较可惜,但纵观历史也不是没有此类先例。<br /><br />但伙同太子谋反……嗯,好像也有先例。<br /><br />坐在小马扎上的王玄策登时间就感觉这殿内的温度下降了十倍不止。<br /><br />一股冷意似乎从地板上爬起来沿着自己的脊柱直冲天灵盖,让王玄策打了个寒战。<br /><br />此等秘闻,重臣国公尚还能说道。<br /><br />他王玄策不过蛐蛐一介县丞……<br /><br />李世民当然没空去关注王玄策的想法,虽然只有一句话,但李承乾这个名字回荡在他心头犹如黄钟大吕。<br /><br />心情激动下,不由得右手紧紧捏着孙思邈的手腕,痛得这药王忍不住道:<br /><br />“陛下,臣还有带清热丸。”<br /><br />李世民默然,赶忙松开手。<br /><br />不过药丸倒是不至于,李世民也不喜欢展示弱态。<br /><br />也许是近半年食鱼颇有成效,也许是关于此事心里虽不愿面对但早有推测。<br /><br />毕竟他偶尔也还要去大安宫与亲爹太上皇请安来着。<br /><br />总之,太阳穴虽有轻微刺痛感,但并无大碍,甚至还有空去推断一下时间:<br /><br />“侯君集灭高昌建功乃贞观十四年,也就是说承乾直到此时还是太子……”<br /><br />也就是说太子谋反的事情大概在贞观十七八年前后,之后皇子治才成了太子。<br /><br />而今年不过贞观四年,时间倒是还长久,或许确实应当去仔细看一下反戾太子旧事以作警醒。<br /><br />李世民心里细细思量,其他人都闭口不言,包括长孙无忌。<br /><br />毕竟单侯君集的话确实简单,但其中一边是妹婿,一边是大外甥,并且牵涉到皇家家事。<br /><br />这种事情长孙无忌会给陛下除了行动和建议外的一切支持。<br /><br />“朕已着手解决此事,旧祸定难重演。”<br /><br />最终李世民用一句话为这个小波澜盖棺定论。<br /><br />除岁同乐,应当确实算是解决吧?<br /><br />那武家小娘确实有玲珑剔透之心,近月能感觉到承乾较之以往已经活泼不少。<br /><br />唯一问题就是想到这小娘后来是自己的才人……李世民掐断了这个念头。<br /><br />这段话标志着此事暂且压下,看大唐皇帝怎么处理太子就是了。<br /><br />那么另一边也就理所应当的……<br /><br />“只需大家一言,臣定将执侯君集缚于殿前。”<br /><br />尉迟敬德起身请道。<br /><br />不过这次房玄龄就先摇头了:<br /><br />“岂能因十年后未出之罪,加刑今人?”<br /><br />尉迟敬德坐了下去,他也明白过来,若是真按这么算的话,陛下就理应先斩了太子……<br /><br />气氛略有沉闷,苏定方看着光幕上的文字一副瞠目结舌的样子:<br /><br />“这后世既崇陛下,因何想掘昭陵?”<br /><br />这还得要李靖与苏定方小声说明了一下他才明白过来:<br /><br />“千年多战乱,史册典籍多有损毁,如此算来陪葬于陵墓者反倒留存颇为完善。”<br /><br />对后世的开陵之行径,李世民虽然不能接受,但也理解。<br /><br />毕竟那曹氏墓如何待遇也通过光幕知晓,昭烈帝墓依然祭祀也是看的明白。<br /><br />甚至一时间还振振有词了起来:<br /><br />“既如此,《兰亭》合该入昭陵!”<br /><br />“否则岂非让后世子孙失望?”<br /><br />杜如晦一脸淡定:<br /><br />“既如此,请陛下将《兰亭》真迹祭送于光幕,赠后世。”<br /><br />李世民当即不说话了,于是笑声也充斥在甘露殿中。<br /><br />不过杜如晦也就说说,毕竟看这后辈闻莽之所言,即使送过去了,怎么证明是真的也是个大问题。<br /><br />【侯君集为什么要谋反是许多人想破头也想不明白的问题。<br /><br />这里丈育UP主倒是可以斗胆做个推测。<br /><br />经济学上有个概念叫做路径依赖,它同样适用于社会学、心理学、历史研究等等。<br /><br />简单说就是技术或者制度的演变都很容易依赖路径,不管这个路径是好还是坏,侯君集可能就是如此。<br /><br />首先,老侯同志算得上是将星,但算不上名将。<br /><br />灭高昌之后,老侯忘了此战是李二凤力排众议推进的,在破了高昌国都后老侯就忘了自己姓啥了。<br /><br />带头纵兵劫掠高昌府库,并且在没有告知中央的情况下私自对高昌王室权贵做了流放的处置,这就是老侯干的事儿。<br /><br />有鉴于此,班师回国后迎接老侯的是牢狱之灾,虽然艰难脱罪,但封赏是不要想了。<br /><br />于是老侯就跟李承乾搅合在了一起,本人与东宫来往密切,女婿贺兰楚石也担任了东宫千牛卫,算是李承乾的心腹。<br /><br />但从贞观十四年到贞观十七年,这注定是让二凤血压拉满的三年。<br /><br />这三年,魏王李泰在编《括地志》,走在青史留名的康庄大道上。<br /><br />晋王李治在讨李世民欢心。<br /><br />太子李承乾在搞男人。<br /><br />贞观十五年因私引突厥群竖入宫被李世民一顿臭骂后,李承乾就在叛逆的路上一去不回头。<br /><br />贞观十六年李承乾看上了十余岁的太常寺男乐童称心,特邀同吃同住,并在身边宠信道士秦英、韦灵符等人。<br /><br />二凤知道了大怒,于是拉起来嘚巴一刀全砍了,结果李承乾以泪洗面,给男乐童称心在东宫立牌位,并带着东宫上下一起凭吊,结果自然又是一顿臭骂。<br /><br />兄弟们在对着太子之位冲锋,太子本人岌岌可危,于是李承乾问老侯怎么办。<br /><br />老侯略微寻思了一下,翻出来当年玄武门的PPT,改了几个字就交给了李承乾。<br /><br />这时候侯君集是相信自己能够成功的,因为站在他的角度来看,初唐真正的猛将就两人,北面的李世民和南面的李靖。<br /><br />如今李世民当了皇帝都二十年没打过仗了,李靖更是垂垂老矣不能行事,而且咱老侯还亲自操刀过玄武门。<br /><br />整体就还是那句话:优势在我。<br /><br />意外发生在有所联络的齐王李祐身上。<br /><br />而这个意外也简单的令人感觉难以置信:<br /><br />李祐的老师权万纪是个复古派,以魏征为偶像,有事儿没事儿就要劝谏,不让夜不归宿,不让开趴体,齐王很不快乐,而且不服管教,经常顶撞。<br /><br />权万纪处理方法很简单:伱把你家长给我叫来。<br /><br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李世民臭骂李祐,李祐给权万纪添堵,权万纪给李世民打小报告,形成了一个完美闭环。<br /><br />最终权万纪受不了了,要上京告御状。<br /><br />李祐也干脆,直接截杀了权万纪并肢解。<br /><br />可,怎么跟老爹交代呢?<br /><br />李祐一拍脑袋,有了主意。<br /><br />于是在无粮无兵无钱的情况下,齐王殿下造反了。<br /><br />造反还没十五天呢就被同县兵曹镇压,扭送长安。<br /><br />然后审着审着,老侯和李承乾就都被挖出来了。<br /><br />老侯的玄武门2.0版PPT还没用上呢,整件乌龙事情就已经结束了。】<br /><br />请收藏本站:www.bjzhongwen.com。笔尖中文手机版:www.bjzhongwen.com <br /><br />\n\t\t', '\t')
ͶƼƱ һ½Ŀ¼һ 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