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t\t\t<h3>我与美强惨二三事: 第20页</h3>\n\t\t\t\t<div class="chapter_content">陈司寇命人拿去查验,经过鉴别,那是一种能令人致幻的迷药,服用后脾气暴躁,心智失常,极具破坏力。<br />\n这很好的解释了韩琅当时失智的原因。<br />\n不过不止他一人服用,孟卓和冯玉如,裘宣三人也饮过此酒。<br />\n三人后来也同样出现了失智情形,只不过情况要比他轻微不少。<br />\n陈司寇就酒的来源顺藤摸瓜继续深查。<br />\n鲍起却忧心忡忡,若是一般人被杀也就罢了,偏偏是王室宗亲,就算韩琅情有可原,处理起来也异常棘手。<br />\n韩府遭遇飞来横祸,韩老夫人急得寝食难安,原本派人去打听孟卓消息,结果家奴回来告知,说孟卓也被抓了。<br />\n韩老夫人只得另寻他法,找关系使财帛,怎么都要见韩琅一面。<br />\n话说那姜仪虽是个不得宠的庶子,到底姓姜,如今却被韩琅杀了,家族自然不会善罢甘休,他们找到王太后那里哭诉,请求太后做主讨回公道。<br />\n太后赵姬是个擅于审时度势的女人,她同齐昭侯说道:“我儿莫要犯了糊涂,若因韩琅一人而得罪了整个世族公卿,便是得不偿失。”<br />\n齐昭侯心里头很不痛快,反驳她道:“母亲言重了,据寡人所知,陈司寇已经查明姜仪之死另有缘故,幕后必有人陷害。”<br />\n赵姬重重地叹了口气,“元尚怎么就不明白呢,那韩琅,你是保不住的。”<br />\n此言一出,齐昭侯不由得愣住。<br />\n赵姬继续说道:“先前你收缴世族们的田地,而后又收编他们的私兵护卫,他们怎能不恨?<br />\n“那韩琅屡屡破坏世族利益,罪大恶极,这次就算是有人故意陷害,他也难辞其咎。元尚若非要力保他,便是与整个世族公卿为敌。<br />\n“你莫要忘了,当初你仰仗世族登位,就应该明白他们在国中的势力如何。如今你上位才短短几年,根基不稳,若因韩琅一人而成为众矢之的,一旦你失去了世族们的支持,齐国必生动乱!”<br />\n“母亲!”<br />\n“元尚听娘一句劝,把韩琅舍出去堵世族之恨。就算他是冤枉的,姜仪的命也不能白给,他们以姜仪换韩琅,你必得给他们一个交代。”<br />\n这番话听得齐昭侯痛心疾首,“母亲妇人之见,那韩琅……是齐国希望啊!”<br />\n“不!你才是齐国希望!只要你在位的一天,齐国就有无限憧憬。可是你现在需要世族公卿的支持与拥护来巩固地位,若一意孤行,逼得他们狗急跳墙,到时候恐生祸端!<br />\n“元尚,舍去一个韩琅,还会有下一个韩琅。听娘的话,把他推出去平息这场事端,待风头过后,再从长计议徐徐图之,不宜操之过急。”<br />\n望着赵姬那张冷酷决断的脸,齐昭侯忽然感到了窒息。<br />\n他继位了几年,一直被世族公卿掣肘,好不容易遇到韩琅,一个跟他物以类聚的人。<br />\n他以为他能大展拳脚摆脱那些束缚了,结果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br />\n齐昭侯彻底致郁了,失望道:“母亲可曾想过,寡人这些年来过的是什么日子?”<br />\n赵姬沉默不语。<br />\n齐昭侯颓然离去。<br />\n在他把自己关在屋里沮丧的那些天,牢里的韩琅过得非常糟糕,因为他受了鞭刑。<br />\n世族公卿虽不敢取他性命,但让他吃点苦头还是可以的。<br />\n二十鞭打下来,囚衣上血痕累累。<br />\n韩琅咬紧牙关一声不吭,尽管额上布满了细密冷汗,脸色苍白得吓人,他仍旧未发一语,硬生生地挺了过去。<br />\n施刑的狱卒颇觉诧异。<br />\n一个细皮嫩肉,娇生惯养,未曾吃过苦头的柔弱文人,骨头却硬成了这般,倒令他啧啧称奇。<br />\n受完刑,韩琅被粗暴地丢回牢房。<br />\n他气息紊乱地蜷缩成一团,浑身上下早已痛得麻木,鼻息里的血腥是他厌恶的腥味,而今他却无法洗净。<br />\n见他这般落拓狼狈,窦安不由得落井下石道:“上大夫可需要小人再去打温水来洗洗身上的血迹?”<br />\n韩琅没有说话,他实在太痛了,如蚁咬般密密麻麻,大脑昏昏沉沉的,仿佛连呼吸都变得困难起来。<br />\n整个晚上他既没有叫痛,也没有哀嚎,在漫长的黑夜里沉寂。<br />\n天不知什么时候亮开,韩琅疲惫地睁开双眼,感觉喉咙干涩得厉害。<br />\n他忍着痛楚支撑着身子,吃力地去取地上的水吃了两口,而后气喘吁吁地靠到墙边坐下。<br />\n从昨日受刑之始,他便明白,这条命注定得葬送在牢里了。<br />\n尽管他早已做好了随时殒命的准备,不过心里头还是有些不甘,到底死得不值。<br />\n上午张远送来吃食,态度还跟以前一样,没像窦安那般落井下石。<br />\n韩琅客气地道了声谢。<br />\n狱里的食物自然是最差的,他却一点都不嫌弃,细嚼慢咽,很是珍惜。<br />\n张远仔细观察他道:“这般难以下咽的糟糠粗食,上大夫竟不嫌弃。”<br />\n韩琅艰难咽下食物,缓缓说道:“今年旱灾,粮食得来不易,吃不饱的人比比皆是。我身负重罪,却还有两餐糟糠,已是幸事。”<br />\n张远愣住。<br />\n韩琅凝视碗中粗食,“谷贱伤农,谷贵伤民,受损的终是百姓。”<br />\n张远:“虽有旱灾,粮价倒没有飞涨,要不然小人领的这点财禄是无法维持生计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