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朝为了避免外戚专权乱政,宫妃多为小家碧玉,甚至有很多出自民间贫寒之家,极少接受臣子进送。<br /><br />而且,外戚只封爵,不授官,所以,文兴侯什么的,说白了,只是个光头虚衔而已。<br /><br />他们这样的人家,哪里敢跟端王府对上?<br /><br />一个不小心,连宫里娘娘都要被他们连累的!<br /><br />老侯爷平时最疼于望这个嫡出金孙,这会儿又气又怕,啥也顾不上了,就差掐着他脖子问出了什么事。<br /><br />于望知道闯了大祸,这会儿哪还敢隐瞒,哭着说了。<br /><br />这句诗并不常见,老侯爷都不知道,世子在旁边一听就傻了,战战兢兢跟父亲说了。<br /><br />老侯爷吓的差点一屁股坐到地上,回过神来,他抄着拐棍就开始打世子:“全是你,都是你!!”<br /><br />世子十分好色,天天在府里饮酒做乐,养着一伙妾不妾偷不偷的歌女,吟那些酸诗……这不就叫于望学去了?<br /><br />老侯爷快六十的人了,打不了几下就没力气了,柱着拐棍颤声道:“还有吗?”<br /><br />于望吓的呜呜直哭,把之前吟过的,也都说了。<br /><br />他内心深深觉得他爹那样很舒服,心里羡慕,经常偷偷来看,学的自然也都是那样的诗,几乎句句犯忌。<br /><br />老侯爷听着听着,直接双眼一翻,就昏了过去。<br /><br />其实珠珠的丫环都不通文墨,之前吟的,根本没人记的住,但侯府不知道啊,直接吓傻了。<br /><br />相比起来,讨要珠珠饰物什么的,都算是小事了。<br /><br />都没敢等过夜,老侯爷就亲自到王府来请罪。<br /><br />但端王妃直接没见他。<br /><br />老侯爷只能第二天继续来,然后就听说,端王妃进宫见皇后娘娘去了。<br /><br />老侯爷一听说端王妃进了宫,腿一软就坐到了地上,勉强被家人搀扶着进了马车,当时就老泪纵横。<br /><br />虽然,他也知道,端王府和宫里关系亲近,这事儿,早晚是要传到皇上皇后耳中的,可终究还抱着侥幸之心,直到现在,他心里只有一句话……完了,全完了。<br /><br />端王妃可不会同情他。<br /><br />把孩子教成这样放出来,得什么后果都是自找的!<br /><br />她就径直进了宫。<br /><br />进了宫,才见大皇子妃也在,瞧着好像还哭过似的,端王妃不由道:“我来的不巧了。”<br /><br />大皇子妃急起身笑道:“婶婶取笑了。”<br /><br />端王妃笑着坐下,皇后娘娘便问她:“你这是怎么了?怎么没带珠珠儿过来?”<br /><br />端王妃跟大皇子妃也相熟,也没避着她,就气忿忿道:“别提了,昨儿真真是气死我了。”<br /><br />她就直接说了。<br /><br />连那句诗,她都特意找来看过了,真是越想越生气。<br /><br />皇后娘娘和大皇子妃,都是识文断字的,一听之下,也十分气忿,但气了一会儿,两人同时一顿,然后……交换了一个眼神儿。<br /><br />要知道,今日大皇子妃进宫,是有缘故的。<br /><br />如今,皇子们都大了,陆续成亲开府之后,很多事情也越来越明显了。<br /><br />大皇子占着嫡长,性子温厚,拥趸者众,但三皇子也是文武双全,风头渐盛。<br /><br />大皇子比三皇子早大半年成亲,但至今未立侧妃,也没有传出喜信。<br /><br />倒是三皇子府,去年添了个儿子,虽然只是庶出,却沾光在是皇家唯一的孙辈,所以还是挺受重视的。<br /><br />与君父说孩子,是一个基本不会出错的话题,于是三皇子时不时就跟明熙帝说起来,什么文儿会笑了,会叫父王了,会走路了……每次说,明熙帝就时不时会想起来,催一催大儿子。<br /><br />本来大皇子也没怎么当回事儿,说笑两句就算了,结果昨天,三皇子却冒出来一句“知道大哥跟大嫂感情好,但也得体谅体谅父皇想抱孙子的心。”<br /><br />这话,说的就太扎心了。<br /><br />好像大皇子为了一个女人宁可忤逆不孝一样。<br /><br />太重感情对一个皇子来说,可不算什么优点;不孝,那就更不用说了,沾上一点儿,一辈子就完了。<br /><br />所以大皇子妃一大早就进宫,求皇后帮着指两个侧妃。<br /><br />皇后娘娘是真气的不轻。<br /><br />她是个很开明的婆婆,人家夫妻两人关系和睦,想先生下嫡子,她从来没有催过。<br /><br />谁像三皇子那样,正妃侧妃妾室一大堆啊,这么多的女人,生一个庶子下来,有什么好得意的?<br /><br />可她也明白,男人的想法,跟女人本来就不一样,话说到这份上,这个侧妃,是真得着手找了。<br /><br />但谁能想到,柳暗花明,端王妃今儿一进宫,给他们说了这么个事儿呢。<br /><br />虽然心疼珠珠,但皇后娘娘是真有点想笑了,这才叫想瞌睡就有人递枕头。<br /><br />你瞧瞧这荒唐恶心的家风!<br /><br />明熙帝一旦得知,一定会想到三皇子那一院子女人!以后只怕连那个庶长孙都不待见了!<br /><br />皇后略微一想,又跟端王妃和大皇子妃商量了几句,然后直接派了一个女官过去,以“私拿御赐”为名,斥责于夫人,命她禁足并归还御赐。<br /><br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br /><br />首先,皇后娘娘,为了保护珠珠的名声,不能说实话,又不能轻罚,用这个由头发作,很合理。<br /><br />珠珠的东西,本来就有数不清是皇上皇后赐的,他们拿走的,必定也有,就算凑巧没有也是有。<br /><br />但,这么一来,文兴侯府的名声,瞬间就臭到家了。<br /><br />外人才不管你家少爷小姐多大年纪,这个贼名儿会跟你们一辈子。<br /><br />德妃知道之后,不可能没反应。<br /><br />但,<br /><br />要知道,皇后才是后宫之主,文兴侯府想跟德妃通气,得先递帖子进宫,皇后同意了,她们才能进宫,进了宫也要先来拜见皇后娘娘,皇后见不见不说,这个步骤不能少……之后才能去见德妃。<br /><br />换句话说,德妃现在应该是不知道娘亲出事的,就算有万一,她有私下的渠道知道了,她敢说出来吗?<br /><br />那叫啥,那叫私相授受!<br /><br />大盛朝是严禁私相授受的,真说出来,比那个罪还大!<br /><br />所以,德妃不管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她在听闻皇后娘娘用这种罪名发作她弟媳妇的时候,都一定会有所反应。<br /><br />可在这个时候,她反应越大,错越大!<br /><br />如今不好确定的因素就是三皇子。<br /><br />三皇子得知这事儿之后,有可能先进宫找德妃,也有可能先去外家问情况,如果他先去外家,知道之后立刻回来请罪,那惩罚就算到此为止了。<br /><br />可就算到此为止又如何?<br /><br />皇上只要知道了实情,三皇子的“皇孙”优势便尽丧了。<br /><br />所以皇后娘娘也没再做多余的安排。<br /><br />只是心疼珠珠受了委屈,又挑了一大堆东西赏她,同时因为这件事中盛明麟有功,也挑了一些东西赏他。<br /><br />请收藏本站:
https://www.bjzhongwen.com。笔尖中文手机版:
https://m.bjzhongwen.com <br /><br />\n\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