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杜御史的一句话,倒也提醒了嘉佑帝。<br /><br />他想要重用卫渊,是因为对方开创了一套练兵法。<br /><br />但忽略或是没有太重视卫渊的军事才能。<br /><br />“朕近来政事繁忙,倒是忘了,他是凭借着三千人,就抵御住了辽军五万人的进攻。”<br /><br />“狄卿,哪怕是你亲自驻守,也不过如此了吧?”<br /><br />嘉佑帝喃喃一声。<br /><br />这些年来,他自负这个皇帝做得,可以对得起天下人。<br /><br />除了没有完成祖宗遗愿收复燕云,除了对外政策有些过于软弱,除了不少事情上优柔寡断,除了狄青之死外<br /><br />似乎没有什么人,什么事情,他是对不起的。<br /><br />最起码,他这一朝,天下子民,饿死的人很少。<br /><br />嘉佑二年,三月中旬。<br /><br />卫渊抵达代州后,几乎就住在了雁门关内的兵营里。<br /><br />如今,关于全军将士的训练,也逐渐步上正轨。<br /><br />这一日,他正与徐长志商量接下来的计划,<br /><br />“以往的练兵方式,多注重军队士卒的列阵,但将来我们要面对的敌军是西夏与辽军。”<br /><br />“他们都有着我们大周不可堪比的骑兵...骑兵最擅冲阵,我们不能再像以前那般,对兵阵过于重视。”<br /><br />汉家兵阵最为巅峰时期,是在唐初。<br /><br />在那个时代领兵的将领,要是不会个一字长蛇阵或是三才阵,那都不能说是会领兵。<br /><br />可是随着骑兵的发展,各国对于重骑这一兵种的重视,兵阵的短板,也就出现了。<br /><br />那就是不够灵活,很难成功抵御骑兵进攻的锋芒。<br /><br />针对这一现象,狄青当年倒是琢磨出一個法子,在维持兵阵不变的情况下,让多兵种混合作战。<br /><br />后来张辅也是将这一法子发扬光大,才能与耶律仁先对阵时,略占上风。<br /><br />卫渊前世历史上的岳家军,更是在野战时舍弃了兵阵,转换为更为灵活的机动作战。<br /><br />将各兵种进一步融合成为在战时各有使命的诸多军团。<br /><br />比如背嵬军,作为压轴军团,每每战事不利或是胶着时,就会派出此军左右战场形势。<br /><br />又比如破敌军,负责正面冲锋。<br /><br />各兵种之间的配合,进一步升华为各兵团之间的配合。<br /><br />这在古代战役中,具有着划时代意义。<br /><br />卫渊也想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所以此前才向代州刺史提出了统一编制训练的想法。<br /><br />“卫兄,此间就你我二人,不妨说说你的想法,我也好知道如何帮你。”<br /><br />徐长志开口询问。<br /><br />卫渊直言道:“我将七千甲士,划分为三营,分别是陷阵营、前锋营与游奕营。”<br /><br />“各营之间,都要具有各兵种,让他们将此前所学兵阵统统忘掉。”<br /><br />“骑兵、盾兵、枪兵、弓弩兵、战车兵,斥候,要保证营下每都,诸多兵种一应俱全。”<br /><br />“在根据各营特点,朝着一个方向着重训练。”<br /><br />顿了顿,他来到沙盘之间,将辽军的几个旗帜,插在雁门关外。<br /><br />然后将三面周旗放到了雁门关内。<br /><br />“第一面旗帜,代表着前锋营,这一营,重点训练体能,与敌正面厮杀,当战场陷入胶着状态,不分上下之时。”<br /><br />“再以重骑陷阵,左右战场形势,而游奕营,主要是练习射术,达到正面战场之外骚扰敌军的目的。”<br /><br />陷阵营,主要练习骑射之术。<br /><br />但各营,乃至于各士卒,都要做到,可以熟练掌握各种军械。<br /><br />以待营中某盾兵死了,他可以及时拿起袍泽盾牌,与其余盾兵组成盾阵。<br /><br />听卫渊说了那么多,徐长志也渐渐明白了,<br /><br />“将士们训练已久,比如弓弩兵,最擅长使用弓弩,再让他们去着重练刀剑,万一将箭术落下,岂不得不偿失?”<br /><br />卫渊道:“无需着重去练,只需让他们将现有的近战水平提高一番即可。”<br /><br />“唯一改变的,进行体能训练之后,替换掉固有的兵种配合,改为兵团配合。”<br /><br />“待战时,各兵团各司其职,互为犄角,相互成全,再也不是简单的,盾兵靠前,骑兵冲锋,弩兵压阵了。”<br /><br />徐长志豁然开朗,“如此新颖的练兵方式,如果成了,足以改变现有的军制格局。”<br /><br />对此,卫渊很有信心。<br /><br />其实他说的那套方案,万变不离其宗,与前世的三三制战术不谋而合。<br /><br />即进攻-掩护-支援。<br /><br />但不同的是,卫渊的三三制,规模更为庞大,因为难以细分到每个士卒身上。<br /><br />以都为单位。<br /><br />三十人有负责冲锋、陷阵、骚扰的。<br /><br />但这三十人,有个重点突出,比如着重冲锋或是骚扰。<br /><br />百人为一都,另外两支三十余人的队伍,也是如此。<br /><br />而这三十人里,又可细分三支十人队伍,十人里,又可细分为三队。<br /><br />再往下,便不能细分了。<br /><br />如此一来,以前那套兵阵作战模式,就被完全舍弃了。<br /><br />“改变固然是好的,可就担心,如此改变,最终,还不如以前的兵阵作战。”<br /><br />徐长志也说起了自己的担忧。<br /><br />卫渊道:“不试试怎么知道结果?以前那套作战,太容易被针对了,比如,我们垒起盾牌阵,敌军就会以重骑破之。”<br /><br />“我们有弓弩阵,敌军又会以轻骑快速冲锋破之。”<br /><br />“但是用这套兵团配合作战的话,就完全将这些短板弥补了,互有攻防,陷阵之时,必有惊人奇效。”<br /><br />他说的没错,这些方法,如果没有人去尝试,哪也分析不出是好是坏。<br /><br />改善兵制,还只是卫渊练兵的第一步。<br /><br />“明日,将士们着甲胄百里越野,宛若急行军,是个不小的负担。”<br /><br />“你要确保,我们的辎重补给可以跟得上,一日至少保证,一顿餐里,是有肉的。”<br /><br />卫渊忍不住叮嘱道。<br /><br />练兵不可一蹴而就,需要脚踏实地,步步登顶。<br /><br />百里越野,只是开胃菜而已。<br /><br />后续,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个魔鬼训练周。<br /><br />要求将士们锻炼耐力、体力等。<br /><br />再与徐长志商讨一些细节后,卫渊打算,明天和他一起与将士们训练。<br /><br />身为将领,自当要身先士卒,如此才能让将士们心无怨言。<br /><br />徐长志下去安排以后。<br /><br />远在扬州的林兆远,差人送来信,简短说了扬州盛家的一些情况。<br /><br />重点有两个。<br /><br />第一,卫恕意即将临产,卫渊的二姐也已来到盛家,如今万事俱备。<br /><br />第二,顾偃开之子顾廷烨遇刺了。<br /><br />不过听说,他最后使出一计拖刀术,反杀了即将要将他杀死的贼子,幸而免于一劫。<br /><br />看到这里,卫渊莞尔一笑道:<br /><br />“顾廷烨的外祖父白老太爷,是扬州有名的富商,他临死之前,将家中大部分遗产托付给顾廷烨。”<br /><br />“白家那些人,自然不愿,所以才兵行险招,想要刺杀顾廷烨...”<br /><br />“知否里,顾廷烨被白家雇佣的杀手逼到跳河...可如今,因为我教给他的一招半式,却让他并未跳河,而是让他临阵反杀...”<br /><br />“因此撑到了衙门捕役的到来,这样说,我对他,是不是有救命之恩了?”<br /><br />请收藏本站:
www.bjzhongwen.com。笔尖中文手机版:
www.bjzhongwen.com <br /><br />\n\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