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云崇武好面子,自那以后就跟阮朝青杠上了,就是去别家赴宴,也是有他没我有我没他的状态。</p><p>说来好笑,南征军与镇北军第一次“切磋”时,那动静之大、阵仗之严肃,害得京中百姓皆提心吊胆,生怕好不容易平息的战乱又开始。</p><p>当时有几个官员胆子小,一听见风声,立即收拾细软,拖家带口逃出京城。才出城门,发现是两军切磋,又悻悻然回府,不过最后被太上皇知道了此事,还是落了马。</p><p>今日能看上传闻已久的冰戏,还能亲眼瞧见两军对垒,围观百姓自是兴致高涨,只恨不得长出一双翅膀,一会儿好飞去冰面上空近距离观摩。</p><p>赵敛和阮朝青到的时候,敬安河两岸已经人声鼎沸。</p><p>此时来看冰戏的大小官员还没到场,阮朝青把赵敛安置在一个位置上。</p><p>“喏,你旁边就是云老头的位置,待会儿我亲自上场,带兵和云骁比试,你一定要看云老头的脸色!”</p><p>阮朝青显得很兴奋,一副跃跃欲试的模样。</p><p>不等赵敛说什么,阮朝青又道:“我先去点兵,你坐着。”</p><p>走了没几步,阮朝青倒回来,在前襟里扒拉几下,摸出一袋鼓鼓囊囊的东西,放在赵敛手里后飞快离开。</p><p>赵敛打开一看,里面是各式各样的零嘴果脯,只是有些凌乱,看起来应该是早上匆忙买的。</p><p>拈了颗果脯在嘴里,赵敛数数里面的东西,数完就一丝不苟地装好,揣在怀里。</p><p>抬头望去,冰面上出现一小队士兵,把玩得忘乎所以的少年郎们拦下来,开始清场。</p><p>两刻钟后,方才还空荡荡的位置上坐满了官员,赵敛身旁的人果然是云崇武。</p><p>万事俱备,只待辰时一到,若帝后未至,冰戏便可以正式开始。</p><p>辰时差一刻钟时,帝后的仪架到场,不仅如此,一同来的还有太上皇和太上皇后。</p><p>到场官员和百姓纷纷下跪,山呼万岁。</p><p>太上皇落座后,一拂袖叫众人平身。下一步本应该是命人开始冰戏,谁曾想太上皇竟叫来宫人,将赵敛的位置移到上座。</p><p>太上皇和太上皇后并排而坐,皇上赵宿和皇后一左一右坐在下位,这下赵敛又坐在了皇后的下位——虽如此,坐的却还是君位,而非臣位。</p><p>太上皇这一举动,令在场众人纷纷咋舌、暗自心惊。面上虽然好像觉得并无不妥,内心脑海中却已经各自思量起来,猜测太上皇此举是否有深意。</p><p>再看赵宿,面上还是兄友弟恭的模样,笑着朝赵敛点点头。</p><p>太上皇身边的老太监使了个眼色,李忠尚立刻上前,吩咐冰戏开始。</p><p>因为瞬息间变得扑朔迷离的局面,赵敛没看到云崇武漆黑的脸色,甚至连阮朝青出场的样子也没能看到。</p><p>“看来敛儿是身子大好了,往年这时候都出不来门。”太上皇望着赵敛,满脸欣慰。</p><p>赵敛欲起身作答,被一个手势止住,还是恭恭敬敬地朝上作揖,“劳父皇烦忧,自母后为儿臣点长明灯后,儿臣便无甚病痛。”</p><p>“嗯,不错。”太上皇对太上皇后点点头。</p><p>闻言,妆容秾丽的燕然掩唇一笑,“敛儿本就该好了——陛下瞧敛儿这身骑装,当真相衬,是衬出敛儿的英气来了。”</p><p>太上皇不语。</p><p>就在几人以为话头该到此为止时,太上皇又开口了。</p><p>“既然敛儿身体好些了,年后便开始上朝吧,是时候为你皇兄分忧分忧了。”</p><p>“儿臣遵旨。”</p><p>冰场上交锋激烈,除了不谙朝堂的百姓,在场众人都没将心神放在这上面。</p><p>第17章 梅花</p><p>冰戏不过半程,太上皇起驾回宫。</p><p>四周一下变得空荡荡起来,赵敛起身,坐回云崇武身旁,仿佛无事发生一般,将注意力全放到冰场上。</p><p>慈宁宫。</p><p>“敛儿年纪到了,本宫到底心力不济,民间都说长嫂如母,皇后合该上点心。”</p><p>太上皇后坐在上首,面上无甚表情,全然不似在两个儿子面前的和蔼慈爱。</p><p>皇后端坐在下首,恭敬回道:“儿臣省得。皇上和齐王殿下去永寿宫接驾时,儿臣已经看了几家姑娘,方才回宫时命人将名单取来了,还请母后过目。”</p><p>语毕,立在身后的大宫女上前,呈上几份画册。</p><p>慈宁宫的宫女接过,太上皇后却并未翻看,只放置在手边的桌上。</p><p>“敛儿喜静,皇后便瞧着些书香世家的小姐,懂规矩的才好。”</p><p>话音未落,皇后的表情已经略显僵硬,哪里听不出来这是什么意思。</p><p>然而太上皇后话不停歇,且把话头转到皇后身上,“皇后也是,虽安西王府是极好的,国母还是要有国母的风范,不可再像今日这般素净,勿失了皇家脸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