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因隔得实在太远,奴才实在不清楚是不是听错了,后来奴才也打听过,朝中并无姓郁的官员,倒是曾有位跟在皇帝身边的人姓余,不知是否有什么关系……”<br />
余逢春缓缓站起身。<br />
姓郁的没有,姓余的已经死了,但名字里有玉的可是手握大权,翻云覆雨呢!<br />
“我没什么想问的了。”他看向不知何时走进来的陈和,“让守卫看好他们,别死了。”<br />
陈和一躬身:“那是自然。”<br />
说完,余逢春便离开了这里,与陈和一路往上,重新走回天光明亮的人世间。<br />
此时,邵逾白刚好下朝。<br />
刚回到大明殿,余逢春就感觉气氛不对。<br />
“怎么了?”<br />
他站在外面不肯进去,问同样被赶到殿外伺候的卫贤。<br />
卫贤不肯说,陈和走过来,也问:“今日早朝谁又惹陛下不痛快了?难不成韩大人又提立后的事了?”<br />
不应该。姓韩的老头子虽然坚持不懈,但也没有砍脑袋的爱好,一般一个月提一次就差不多了,不会频繁提起。<br />
卫贤本不想当着余逢春的面说,但陈和问起,他不能不答。<br />
“不是韩大人,也不是立后。”<br />
他道:“今日早朝的时候,朔秦递了请安折子,说是邀敬皇上寿诞,还说不日会派使者来我朝觐见,皇上一听,当即就不高兴了。”<br />
对绍齐来说,朔秦是个边疆部族,善养马也善征战,他们的土地虽辽阔,但难以种植庄稼,多数粮食都靠与绍齐交易获得。<br />
自先祖时,两国便有来往和亲的习俗,一直相安无事,万寿节将近,朔秦前来恭贺也是人之常情。<br />
余逢春琢磨了一会儿,不懂邵逾白生气的点在哪里,便问道:“可知使节是谁?”<br />
卫贤瞥了他一眼,那一眼的意思大概是你还能说出这话?<br />
换做平时,陈和可能不会说什么,但他刚跟着余逢春去了内狱,知道邵逾白信任这个民间大夫,便瞪了卫贤一眼,让他赶紧开口。<br />
卫贤不情愿地开口:“好像是三皇子,没细数。”<br />
余逢春顿时明了。<br />
朔秦的三皇子叫哈勒,在邵逾白还是太孙时,曾从入京觐见,与他相处过一段时间,彼此处得不是很愉快。<br />
朔秦人天生高大,眉眼深邃,模样是不同于绍齐的英俊,挺讨人喜欢。<br />
余逢春始终不理解邵逾白为什么不喜欢哈勒,在他看来,那小子会说话也有眼力见,挺活泼的,就算没什么好感,但也不至于讨厌。<br />
他也曾问过,但当年那个清俊温润的少年只是罕见地瞪了他一眼,嘴闭得很紧,一个字不肯多说。<br />
一个外地来的活泼小崽子,当然没法和自家学生比,余逢春便没再问下去。<br />
直到现在,卫贤再提起,他才琢磨出点首尾。<br />
那时候,哈勒是挺喜欢围着他转的……<br />
余逢春咳嗽一声,装作知道什么但不多的样子,点点头。<br />
卫贤翻了个白眼,根本看不出昨夜那副偏执的模样。<br />
这时,殿门被人推开,一名小宫女走出来,到他们面前行礼,小声道:“江大夫,皇上说,来了就别在外面吹风了,快进去用膳。”<br />
余逢春与陈和对视一秒。<br />
“刚才在内狱里……”<br />
还没等他说完,陈和就道:“陛下是吩咐奴才带江大夫去瞧瞧,并没有说别的。”<br />
余逢春放下心,走进内殿。<br />
……<br />
大概是刚下朝就传了早膳,余逢春进来时,邵逾白还穿着朝服,只褪了冕冠,几缕发丝垂在肩头,神色温和,并不见等待的烦躁。<br />
有旧日的影子。<br />
今天的早膳里没有乳酪,余逢春刚坐下,邵逾白就夹了些油煎小菜进他的盘子里。<br />
“新磨的豆浆,尝尝。”<br />
余逢春喝了一口,放下碗,琢磨着怎么跟邵逾白讲内狱的事。<br />
然而邵逾白早就知道他在想什么。<br />
“去了一趟,明白些了吗?”他问。<br />
余逢春点点头。<br />
“全明白了吗?”<br />
“没有。”<br />
“那就不用说了。”<br />
邵逾白尝了一块混着燕窝炖起来的鸭肉,觉得味道不错,招手让一旁的宫人给余逢春也夹一块。<br />
他说:“寡人也没明白,等你明白了,再说也不迟。”<br />
于是余逢春吃了鸭肉,发现炖得确实入味。<br />
两人用完早膳,昨夜被抬走的大堆奏折又被抬了回来,重新在邵逾白的书桌上垒成一座高高的山。<br />
余逢春没找着皮肤接触的好时机,加上人家工作的时候,他从旁边凑着把脉,显得很不要脸,便准备起身告退。<br />
然而刚打定主意,卫贤就抱着一摞书走了进来,放到他手边的桌子上。<br />
“这是奴才刚从京城搜罗到的杂谈小说,江大夫看看喜欢吗?”<br />
余逢春愣了一下,看向邵逾白。<br />
邵逾白手中提着朱笔,不方便有大动作,只道:“还有一些医书什么的,江大夫可以用来打发时间。”<br />
余逢春转而盯着那些书,一动不动。<br />
卫贤可能是以为他不满意,急中生智:“梁妃娘娘养的那只猫,前些日子下了小猫崽,刚满月。江大夫要是喜欢,我为您抱来。”<br />
“……”<br />
为了让他留在御书房,主仆两人可真是出尽百宝。<br />
余逢春不想逗猫,更不想弄得浑身猫毛。<br />
“不用了。”他重新坐在铺好软垫的椅子上,“我看会儿书吧。”<br />
邵逾白满意地低下头,继续看奏折。<br />
御书房内安静了许久,余逢春手里捧着本小姐小姐缠绵悱恻的流行小说,半点儿没看,从心里和0166商量事。<br />
“我觉得万朝玉没那么蠢。”他说。<br />
0166:[你是指哪方面?]<br />
余逢春说:“不如从他找了四个蠢货开始。”<br />
[……]<br />
“他不会真以为靠那四个人就能偷走邵和军的兵符吧?”<br />
[或许歪打正着就可以了。]<br />
“……哪有这么概率的事情?”余逢春说,“我倒是觉得更像是在投石问路。”<br />
利用这四个人假装窃取兵符,实则是通过大明殿内的侍卫轮换和更迭,猜测出邵逾白究竟把兵符放在了什么地方,方便他派真正的高手去偷窃。<br />
这才是相对合理的正常人逻辑。<br />
0166问:[那画像呢?]<br />
万朝玉要偷兵符,非常符合逻辑,可偷画像是为什么?<br />
余逢春想了很久,摇摇头。<br />
0166:[其实我有一个猜测。]<br />
“什么?”<br />
[那是你的画像。]0166说,[更准确些,是你的遗像。]<br />
余逢春:……<br />
“这最好不是你用写小说的脑子想出来的。”<br />
[我没开玩笑,]0166为自己辩解,[那幅画像不一定真的存在,但如果存在,基本上就说明你确实已经死了,他就可以安心了。]<br />
“安心什么?”余逢春反问,“皇上都快被他毒死了,他还有什么好不安心的?”<br />
面对他的质问,0166只说一句:[邵逾白是在你死后才倒的。]<br />
“……”<br />
在余逢春出事前,万朝玉根本不敢把主意打到邵逾白身上。<br />
与其说余逢春真是个谁得就能赢天下的顶好物件,不如说他是邵逾白脊骨里的一口气。<br />
他在一日,哪怕濒死,邵逾白都敢挣扎着再拼一回。<br />
万朝玉怕的就是这一回。<br />
只要余逢春死了,邵逾白的精气神也就没了,怎么会再垂死挣扎?<br />
余逢春哑口无言。<br />
说完自己的猜测,0166留给余逢春足够的思索时间,自己进入待机状态。<br />
而余逢春喝了口水,将本该叹出的气硬生生地又咽了回去。<br />
关于0166说的那些,他不是不知道,只是一开始心里就没抱念头,所以从不允许自己多想。<br />
可惜很多事,不是想躲就能躲掉的。<br />
余逢春没忍住,又从心里叹了口气,随后若无其事地开口:“今年万寿节,皇上准备怎么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