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大汉脊梁<br /><br />“这后世,竟要让朕去给那刘备当儿子?”<br /><br />李世民拧着眉毛,只觉得后世人都疯了。<br /><br />“后世百姓妄言而已,大家倒也不必在意。”<br /><br />长孙无忌赶忙安慰道:<br /><br />“且这后世不选其他帝王,甚至不说如韩白等,由此可见后世对大家武功心服口服!”<br /><br />如此一说才让李世民不太介怀。<br /><br />旋即摇头感叹道:“武侯北伐,岂不是效孙武灭楚之故计邪?”<br /><br />“以万军扰袭十万之军,以千人粮草换敌手万人粮草,曹魏虽有十倍之地,亦难支撑也。”<br /><br />“大家高见。”长孙无忌见缝插针。<br /><br />“不过后世这穿越之说倒颇为有趣……”李世民换上了饶有兴趣的表情:<br /><br />“若能做这魏军主帅,领军以堂堂之阵,与武侯的正正之旗交锋,想来定也是人生快事!”<br /><br />房玄龄杜如晦眼皮一跳,陛下您刚才可不是这么说的。<br /><br />不过随即李世民自己就大摇其头:<br /><br />“不妥,做那司马懿恶心的紧。”<br /><br />房杜两人心下稍安,便听到大唐皇帝吩咐:<br /><br />“刚才那什么方便面吹风机等词,抄录一份,递给国子监学生,看能有何启发。”<br /><br />“就说……嗯,从先贤典籍偶然得知。”<br /><br />这也是李世民心底最感兴趣的部分:<br /><br />什么火箭飞行兵,什么神族航母,听起来就厉害得很!<br /><br />不过核弹又是什么东西,果子的果核也能作武器?<br /><br />随即李世民也看到听到,光幕上的音乐愈加柔和。<br /><br />一个脸颊多肉的皇帝,如木偶一般走在一个盛大的治丧队伍中,李世民明白,这应该就是后世排演的诸葛武侯的葬礼了。<br /><br />李世民侧耳倾听,如此葬礼,配乐却是一男子在低吟浅唱的声音:<br /><br />【束发读诗书修德兼修身,仰观与俯察韬略胸中存<br /><br />躬耕从未忘忧国,谁知热血在山林<br /><br />凤兮凤兮思高举,世乱时危久沉吟】<br /><br />公安县,庞统沉默,他想起来了曾经的南阳求学隐居生活。<br /><br />那时候他与孔明和“南阳四友”俱是闲人,孔明心忧国势,他庞统臧否天下英雄。<br /><br />匆匆数年过年,他们已经从局外人变成了局中人。<br /><br />【茅庐承三顾,促膝纵横论,半生遇知己,蛰人感兴深<br /><br />明朝携剑随君去,羽扇纶巾赴征尘<br /><br />龙兮龙兮风云会,长啸一声舒怀襟】<br /><br />刘备仰头仔细听着,用心将这些话语记在了心里。<br /><br />后世认为他刘备是孔明的知己,但自己却夷陵一怒,断了孔明的后路。<br /><br />若无夷陵之丧,孔明何须劳累至此?<br /><br />刘备的心紧了两分。<br /><br />【归去归去来兮我夙愿,余年还作垅亩民<br /><br />清风明月入怀抱,猿鹤听我再抚琴】<br /><br />黄月英靠在自己夫君肩膀上不说话。<br /><br />孔明心下懂得,拍拍夫人的手低声承诺道:<br /><br />“定不早丧,定回南阳。”<br /><br />【有为歌,又称卧龙吟,是丈育UP最喜欢的老三国插曲。<br /><br />前奏勾勒出了隐居南郡中丞相的生活和理想,既洁身自好不求闻达,又心忧天下胸怀大抱负。<br /><br />这种矛盾对立的心态,则是卧龙这个名号的真实内涵。<br /><br />中阙都知道是三顾茅庐,丞相就此登上历史舞台,躬耕南阳的教书先生,至此也终于“龙兮风云会”。<br /><br />后阙部分则是情绪的层层递进,女声的和声既仿佛黄月英在鼓励自己的丈夫为民谋太平春。<br /><br />又似乎是千百年来的我们对于丞相的复杂心态:<br /><br />天数难寻又如何?成败人谋又如何?唯鞠躬尽瘁而已!<br /><br />而最终也是我们所有人的遗憾:<br /><br />真希望丞相能实现了自己的抱负,晚年重新隐居南阳,享受自己开辟出来的太平世。】<br /><br />孔明能感觉到夫人握着自己的手,又紧了三分。<br /><br />轻轻抚背以示安慰,孔明赞道:<br /><br />“好歌,好曲,等亮空闲,抚琴而唱,应为雅事。”<br /><br />张飞不太懂音律,但不妨他发现了新的目标:<br /><br />“还回南阳种地?这有何难,此事尽管交给二哥!”<br /><br />关羽一脸肃穆的认真点头,这架势,仿佛夺回南阳重要程度堪比兴复汉室了。<br /><br />孔明摇头大笑,虽然很想说现在知晓天下之大,他其实想去那大秦啦,倭奴国啦,以及什么宝石之国锡兰啦都看看。<br /><br />但既张飞这样说,孔明也只能点头:<br /><br />“那便先谢过云长!”<br /><br />【丞相死前留下遗命:<br /><br />葬在定军山,依山作坟,墓穴能够放下棺材就行啦,至于陪葬只需放我常穿的衣服就行,不需要任何陪葬物。<br /><br />刘禅最终遵从了自己相父的这个遗愿,辍朝三日为丞相发丧之后,葬于定军山。<br /><br />丞相去世之后,蜀中各地请求立庙,季汉承汉传统没有此等先例,不许。<br /><br />因此百姓逢年过节就在路边给丞相烧纸。<br /><br />景耀六年灭国前夕,刘禅再次思念自己的相父,于是下令在定军山的丞相墓修祠堂,这也是第一座武侯祠。<br /><br />同年钟会伐蜀路过定军山时,专门下令不得在丞相祠堂附近樵采,算是保护丞相墓的第一人。<br /><br />当时丞相的遗书也是留给刘禅的,遗书中说的明明白白:<br /><br />臣这么多年全靠俸禄过生活,成都家里还有八百株桑树和十五顷田地,这些已经够生活啦,若是家里还有余财,那就是诸葛家对不起国家。<br /><br />刘禅给丞相的悼词写的也很动人,将辅助自己的过往和出祁山的功绩都回忆了一番,哀叹丞相走的太早,最终无奈赠印绶,谥忠武。<br /><br />忠武之谥,就此也成为人臣的最高称赞,后来得到这个谥号的咱们大多也熟悉,比如二凤爱将尉迟敬德,保全大唐一丝颜面的郭子仪,南宋的脸面韩世忠,大宋脊梁岳武穆等。<br /><br />再后来的事咱们就都熟悉了,诸葛瞻被刘禅接到宫中抚养,并委以大任。<br /><br />最终诸葛瞻与诸葛尚双双殉国。<br /><br />也许你认为丞相不过尔尔,但你认为厉害的人,几乎都认为丞相很厉害。<br /><br />历史上几乎所有的文人骚客,如李太白、杜工部、刘禹锡、白居易、苏轼、陆游、辛弃疾等等等等,将丞相之名传唱千年。<br /><br />丞相之名还会继续传唱下去吗?我觉得会的。<br /><br />杜工部有两句诗词说得很好:<br /><br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br /><br />“好诗!”<br /><br />即使迟钝如张飞,也能一秒服气。<br /><br />“喜欢军师的这个杜工部,还真是厉害!”<br /><br />庞统也很喜欢:<br /><br />“确实好诗,孔明就如黄河大江,即便千年过去也被人铭记传颂。”<br /><br />如果自己也有这待遇就好了。庞统在心里补了一句。<br /><br />简雍一针见血道:<br /><br />“王侯将相皆追求与国同休。”<br /><br />“如今看来,云长与孔明,已是‘与汉同休’矣!”<br /><br />“汉存千年,则传诵千年,汉延万年,则云长之义名,孔明忠武之名,便延诵万年!”<br /><br />万年!众人一时间不由有些恍惚感。<br /><br />张飞一时间就想起来另一个二哥说的话:<br /><br />“身虽死,名可垂于竹帛也!”<br /><br />张飞愈加羡慕,和这个比起来,立马勒铭更加不够看了。<br /><br />黄忠魏延也都在心里默默下定了决心。<br /><br />立功,立庙,传千年,传汉名!<br /><br />刘备则微微一笑:<br /><br />千古智慧的化身,我刘备的丞相!<br /><br />三界伏魔大帝关圣帝君,我刘备的二弟!<br /><br />我刘备啊,仅光幕中的一生,也已经赢了孙曹太多太多!<br /><br />就在此时,光幕上画面一转,再次回到了此前他们看过的武侯祠。<br /><br />只见一群穿着校服的少年,正在一个看上去像是教书先生的带领下游览武侯祠。<br /><br />孩童们并不能理解此地的意义,但不妨碍他们熟识此地的诸葛亮。<br /><br />或许是有人无聊背诵,也可能是有少年有感而发。<br /><br />一开始只是几个人,后来少年们齐声开始背诵出师表:<br /><br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br /><br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br /><br />背诵的声音越来越大,而武侯祠的游客也加入了进来,最终背完之后,游客们自发鼓掌,嬉戏。<br /><br />在场的众人很快散去。<br /><br />而看到这一幕的孔明,终于潸然落泪。<br /><br />【曾经有人问,如果能给丞相写信,你会说什么?<br /><br />有人说,我只想交代丞相一定不要那么累,小事交与他人有何妨?<br /><br />有人说想感谢丞相,他的文章他的事迹,在我生命某个阶段给了我力量。<br /><br />于是怀揣着这些想法的年轻人,从五湖四海来到了武侯祠。<br /><br />我这个丈育UP当然也有想说的话,关于那些被丞相托付后事的继任者们。<br /><br />刘阿斗最终也许还是让丞相失望了,不过还好,武侯祠里只留下一截朽木。<br /><br />诸葛瞻虽然缺失父爱且行事有些差错,但终究守护了季汉的尊严。<br /><br />蒋公琰在您之后被称作中流砥柱,但有和您一样早逝的毛病。<br /><br />而姜伯约,您在世时没有看到他的执拗,九伐中原,欲使日月幽而复明,跨经千年,无人不知是他给季汉画上了一个体面的句号。<br /><br />丞相啊,伱这一辈子,用生命报了刘备的知遇之恩,也报了刘禅的放权之恩。<br /><br />失败或许总是贯穿人生始终,但你用你的生命,燃了一座能够跨越时光的丰碑。<br /><br />华夏之民,以你为楷模者不知凡几,武侯祠再过千年也还是会屹立下去。<br /><br />丞相啊,再过千年,也还是会有人像我这样惦念你。】<br /><br />昨天晚上写了一章,不对味儿,所以删了重写,今天还是慢了。<br /><br />请收藏本站:
www.bjzhongwen.com。笔尖中文手机版:
www.bjzhongwen.com <br /><br />\n\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