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С˵ >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 第215章 朕不服
('第215章朕不服<br /><br />【此时因为安禄山的常年打点,以及此前张守珪的战绩太好,安禄山已经在玄宗那儿刷了足够的印象分。<br /><br />并且对于张守珪的行为,玄宗的解读是:若安禄山真是死罪,大可在幽州就地正法,何必千里迢迢送来长安?<br /><br />但名相张九龄不同意,认为法不可违,不杀定是祸患。<br /><br />在这里玄宗为了反驳,举了个无比贴切的例子:<br /><br />“卿勿以王夷甫知石勒故事,误害忠良。”<br /><br />这里用的是魔法晋书目录的典故,说的是王衍少时曾见过石勒,一眼就看出来此乃造反之辈,欲杀石勒却没追上。<br /><br />玄宗用这个典故是两层意思,一个是你张九龄不要以为自己是那王衍天生慧眼。<br /><br />另一个则是不相信:咱大唐泱泱盛世,谁没事儿造反?<br /><br />不过咱们都知道,王衍是个纯废物,后来还对石勒摇尾乞怜,这个典故多半是王家后人觉得太过丑陋,编出来穿凿附会的。<br /><br />但这里用这个典故就相对黑色幽默:<br /><br />张九龄的判断没错;安禄山真的会造反。<br /><br />但玄宗判决已下,安禄山没有任何惩罚就回幽州了。<br /><br />经此一事,安禄山靠着自己察言观色的本事总结出来了京城的处世之道:皇帝就是天!<br /><br />于是后来更加下血本贿赂京官,以求在玄宗面前美言,而这份投入很快就看到了回报。<br /><br />742年,安禄山任平卢节度使,仅用十年完成升迁,速度之快让人咂舌。<br /><br />作为对比,十年过去,安思顺此时依然还是洮州刺史。】<br /><br />张飞也咂舌:“这吕布要是能有这安禄山一半手腕……”<br /><br />随即张飞瞧着刘备道:<br /><br />“俺倒是想起来最适合用来劝这玄宗的一句话了。”<br /><br />“?”刘备递了一个疑惑地眼神。<br /><br />张飞清了清嗓子,模仿着刘备的语气节奏道:<br /><br />“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br /><br />厅内众人顿时大笑。<br /><br />刘备捏了捏胡子末端,也无奈一起大笑。<br /><br />诡谲之辈勿复多言,刘备倒是有点可惜:<br /><br />“这玄宗有名相而不自用,岂非自误?”<br /><br />要是刘备所记不错的话,这是后世第一次用名相这个称呼,应当还是有相当的水平的。<br /><br />不过……刘备看了看孔明,相较于孔明,不知如何?<br /><br />孔明一无所觉,只是看着这王衍与石勒的典故感觉脑仁疼:<br /><br />“这王家倒是好脸。”<br /><br />他的理解是太原王的后人传这个典故想说王衍有先见之明。<br /><br />但……先见到自己被土墙给埋了?无法理解,不愧魔法晋书之名。<br /><br />也因此孔明不再纠结:<br /><br />“这张守珪与那安思顺,皆以白身启用,甚至那安禄山能以白身入张守珪之眼,亦是军功。”<br /><br />“若非军功之制败坏,这安禄山安能如此居高位?”<br /><br />法正明白军师的意思:这军功制度谁破坏的?唐玄宗自己呗。<br /><br />他法正可是向来嘴上不饶人:“如今方知,后世为何恨其晚死。”<br /><br />……<br /><br />对于这安禄山之遭遇,李靖相对比较克制,只是简单说了句:<br /><br />“这张守珪,当同斩!”<br /><br />侯君集就不太客气了:<br /><br />“从未有听言逃军而不斩,兵败而不责。”<br /><br />“如此嬉戏于军法,置将士之性命何存?”<br /><br />对两位将帅来说,这种在军法上颠倒黑白让他们最为难以忍受。<br /><br />而且,两人也相信陛下是同一个看法,毕竟陛下能定天下靠的不仅是对于战机无出其右的把握,更重要的还是他麾下有敢死之师。<br /><br />赏罚分明,不违军制,士卒方能效死命。<br /><br />而果然,李世民面色并无不虞,语气里甚至还有一些咬牙切齿的味道:<br /><br />“朕就应该送这些好子孙去战阵上厮杀两遭,好好体会一下何谓袍泽之情!”<br /><br />他本以为这安禄山是个被埋没的战阵之才,结果意料之外,也是意料之中,乃是个不通战阵之辈!<br /><br />如此之人反而能手握数万唐军,一时间他心里满是悲哀。<br /><br />被这个子孙随手丢掉的军中法度与军规威望,是由他李世民亲手打天下时辛辛苦苦定下来的,积攒出来的。<br /><br />最终李世民也只能捏着拳头,无奈长叹一句:<br /><br />“好一个崽卖爷田不心疼。”<br /><br />魏征欲说,不过李世民摆了摆手道:<br /><br />“玄成无需多言,朕知晓……治兵亦如治天下,兵如水,将如舟,亦载亦覆。”<br /><br />李世民怔怔看着光幕中的画面,看着那个胡人打扮的人拍着肚皮跳舞,而上首一个极尽奢华的帝王笑哈哈看的很开心。<br /><br />明明同是唐,但李世民却觉得如此陌生。<br /><br />【从742年起到751年的这十年,是安禄山的黄金十年。<br /><br />这十年是他飞黄腾达的十年,也是他溜须拍马尽媚上意的十年。<br /><br />关于安禄山拍唐玄宗马屁的记载可以说不胜枚举:<br /><br />比如入朝拜皇帝而不拜太子,被人提醒说只知天子不知太子,惹得李隆基哈哈大笑,说太子便是自己百年后接替天子之位的人,安禄山能当场哭出来,一边哭一边说您这样的天子怎么可能会死呢?<br /><br />比如认小了自己十六岁的杨玉环为干娘,并且每次入宫先拜杨玉环,并振振有词说胡人习俗都是先拜母亲,李隆基觉得他天真率直。<br /><br />事实上安禄山能干十多年中介,并且入京贿赂,哪家大门朝哪边开都摸得贼清,堪称标准的人精,怎么看都是标准的把李隆基玩弄于股掌之中。<br /><br />只能说可惜安禄山不是女儿身,不然入宫争宠,哪有杨玉环什么事儿?<br /><br />而这种装傻带来的回报当然也是巨大的。<br /><br />李隆基给安禄山准备了一间极尽奢华的府邸,即使是最难被注意到的厨房餐具都要用金银妆点。<br /><br />杨玉环给他的好大儿举办了当时三岁儿童专属的“洗三”,即给赤身裸体的幼童洗去污秽,为此他还给将近五十岁的安禄山准备的了一件巨大的襁褓。<br /><br />想象一下一个肚子能垂到膝盖的中年胖子,被一群后宫嫔妃围住叫“禄”儿给过生日,只能说某种意义上,不愧是盛唐。<br /><br />由此安禄山可以不经通报任意出入宫廷,甚至经常夜宿后宫,有人进言认为不妥,李隆基不以为意,反而还训斥了进言的人。<br /><br />也就是靠着这份恩宠,安禄山成了事实上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br /><br />744年,安禄山兼任范阳节度使;<br /><br />747年,安禄山任御使大夫;<br /><br />751年,安禄山开口要河朔三镇的最后一个河东节度使之位,李隆基应允。<br /><br />754年,李隆基想要给安禄山封宰相加同平章事,被时任宰相的杨玉环族兄杨国忠阻止。<br /><br />但说实话,这个阻止已经太晚了,从安禄山兼任三镇节度使开始,后面的事情早已注定。<br /><br />毕竟,不管换谁手握十八万三千九百人的兵力,都必然会发出三段感叹:<br /><br />臣看这皇位坐着还挺舒服的。<br /><br />孤居然不能坐一坐?<br /><br />朕不服!】<br /><br />〖UP主你这也三段感叹太着急了吧,应该剑履上殿,赞拜不名,加九赐,大司马大将军,都督内外诸军事,开府仪同三司,封齐王。<br /><br />讲道理,早期的李隆基还能说昏庸,晚期纯纯就是逃避现实了。<br /><br />现实远比小说精彩就是这个道理,因为现实永远不讲逻辑,就像李隆基早期光明正大抢儿媳一般,我问心无愧啊。<br /><br />这要被八百亲兵篡位的朱棣看到不得羡慕死?有这兵力还抢啥朱允炆啊,直接当场开燕国。<br /><br />赵匡胤:藩镇之乱自此而始,仙君授机宜,朕当自省。<br /><br />李世民:狗鼠之辈也,焉能为帝!!!!!!〗<br /><br />孔明暂时没空注意其他,他迅速抽笔记下了这个新的带名字的。<br /><br />而且从其措辞和姓氏来看,新的观众?宋朝的皇帝?等下要不出言试探一番?<br /><br />至于这二凤陛下的感叹,孔明只能说,很懂其中的心情。<br /><br />甚至孔明此时心中再次感叹:与之相比,对阿斗毫无怨言矣。<br /><br />不过其他人暂时更惊讶的还是光幕内容。<br /><br />“多?多少?”张飞直接蹦了起来:<br /><br />“如此兵力,只消给俺一半,俺老张不能活捉曹贼,提头来见!”<br /><br />喜怒不形于色的赵云也满脸惊色,也是被这个数字吓到了。<br /><br />刘备看到这个兵力的第一反应就是好羡慕,第二反应就是倘若我有如此兵力……<br /><br />随后才擦了擦不存在的口水感叹:<br /><br />咱汉也不是没见过昏君,但真没见过这么豪横的昏君!<br /><br />这个兵马数字有零有整,可见是实打实的十八万兵力!<br /><br />若无后勤之虞,这安禄山都够一人横扫他们孙曹刘三方平乱世了!<br /><br />法正抬头纹都显现出来了,咽了咽羡慕的口水,但嘴上不饶人:<br /><br />“这玄宗要是不被人拦着,下一步是不是要封这安禄山为太子?”<br /><br />而且心里对于这个唐玄宗的评价也是一降再降:<br /><br />能信这些拍马屁的话,确定智力没有问题吗?<br /><br />而且您是有太子的啊?<br /><br />徐庶摇头,只觉得看到那后世的地球之图受到的震撼都没这一刻要大。<br /><br />他用低不可闻的声音轻声感叹道:<br /><br />“天子权柄,私授于人。”<br /><br />乱世之遭遇,许都之经历,让徐庶深刻明白:天子无军,命格自丧。<br /><br />张松则是头一次有点怀疑光幕的话,面色恍惚:<br /><br />“这是盛唐?这怎么能称盛唐?”<br /><br />请收藏本站:www.bjzhongwen.com。笔尖中文手机版:www.bjzhongwen.com <br /><br />\n\t\t', '\t')
ͶƼƱ һ½Ŀ¼һ ǩ